徐州本地的世家大族,这同样也就给了陈珪和陈登他们父子二人,充足的站队底气,因为无论最后是谁得势了。
也都离不开他们这些徐州本地世家大族们的支持,所以自然可以稳坐钓鱼台,静看云卷云舒。
但是反观吕布则不然了,吕布本身就不是什么世家大族的高贵出身,应该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草根阶级。
再加上吕布又是出身于边郡地区的武夫,身上天然就自带一个野蛮人的标签,不被中原士族们所接纳。
甚至以东汉末年时期的风气来看,吕布也绝对是处于士族鄙视链,最底端的那一种存在了。
所以当时但凡只要还是有那么一点追求的士族,恐怕就绝对不会心甘情愿地为吕布所用。
甚至哪怕是陈珪和陈登他们父子二人,各种的背叛和欺骗吕布,也绝对不会有人去批评陈珪和陈登他们父子二人的。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陈珪和陈登他们父子二人,如此戏耍边郡粗鄙武夫的行为,可以算得上是当时的政治正确了。
再加上吕布自己的德行和操守,也确实是有那么一点过于低下和拟人了,就光是一个以子弑父。
就已经足够把吕布给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面了,虽说在正史上的吕布,并没有如同小说《三国演义》当中一般。
拜当时的并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但是并州刺史丁原,也的确是那个亲自一手提拔了吕布的恩主。
以当时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来说,这种一手提拔了吕布的老上级,那绝对就是情同父子一般了。
说并州刺史丁原是吕布的义父,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就算是吕布的亲爹,也不可能提拔吕布当并州刺史的主簿啊?
而且就算是并州刺史丁原,这个吕布的义父身份不实,那至少董卓这个吕布义父的身份,是板上钉钉了吧。
可是最后又如何了呢?董卓这个义父最后不还是死在了吕布这个大孝子的手上么,虽然这也算得上是天诛国贼了。
但是于情于理,董卓其实都不应该死在吕布的手上,因为一来董卓是吕布自己认的义父,以华夏古代封建社会。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三纲五常理论来看,就算董卓再怎么不是人,也轮不到身为董卓义子的吕布来杀董卓。
只此一件事,吕布的名声就臭定了,而二来嘛,就算是董卓有万般的不是,但至少董卓也曾经提拔过吕布吧。
没有错,这又是一个对吕布有过提拔之恩的老上级,所以就算吕布不曾认过董卓为义父。
就凭吕布被董卓亲手提拔过后,再反叛杀死了老上级董卓的表现来看,其实就已经足够让吕布遭受世人的唾弃了。
等到后来吕布兵败,逃出了长安城之后,表现的就更加的不堪了,可以说是处处碰壁,不管吕布走到了哪里都要遭人嫌弃。
堪称是被嫌弃的吕布的一生了,先后投靠了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两路诸侯:袁术和袁绍,却都不能够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