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明晃晃的刻在了潘濬的脸上,否则为何潘濬前脚还在痛哭流涕的,伤感蜀汉昭烈帝刘备丢掉了荆州地区这个战略要地。
甚至连向东吴大帝孙权投降都不愿意,结果等到后脚潘濬投降了东吴大帝孙权之后,就立马撕下了自己伪善的面具。
对着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的那些同僚们,漏出了自己尖利的爪牙,反手就杀起了自己昔日里在蜀汉政权的那些同僚们。
可以说是毫不留情,这样一个前后表现反差如此之大的人,又怎么能不让人相信,潘濬之前痛哭流涕的表现。
全部都是潘濬装模作样,故意在东吴大帝孙权面前演出来的呢?为的就是要显现出他潘濬的与众不同。
以及潘濬对于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忠心耿耿,而且潘濬还能通过这场政治作秀,来变相的抬高自身的声望。
同时也让潘濬未来的主公东吴大帝孙权,以后能够对“品行高洁”的潘濬高看一眼,然后再重用潘濬。
但是很明显,潘濬的套路虽然不少,可是人家东吴大帝孙权的道行同样也很深,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
就潘濬这么点小把戏,就算是能够瞒得过别人,又怎么能瞒得过同样精于此道的东吴大帝孙权呢?
甚至要是论起厚黑来,以东吴大帝孙权的城府之深厚、心思之深沉,也绝对要在潘濬之上。
只是一来潘濬这个人,也确实是十分的有能力,这一点从以善于识人而闻名的蜀汉昭烈帝刘备。
都非常的重用潘濬这个人,就可见一斑了,而且潘濬在年轻的时候,也素有贤名,是一名能臣。
再加上在潘濬担任蜀汉政权的荆州治中从事的时候,也成功的把整个荆州地区,都给治理是的井井有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来就是潘濬这个人,长期担任蜀汉政权在荆州的治中从事,管理整个荆州地区的大小事务。
是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自关羽以下的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二把手,再加上潘濬又是荆州地区本地士族的代表人物。
这样的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又有着当地士族代表人物的特殊背景,就算是东吴大帝孙权。
看出来了潘濬的痛哭流涕、拒不投降,肯定是有不少的表演成分,那又能怎么样呢?东吴大帝孙权还不是得陪着潘濬。
一起开开心心的把这一场君贤臣忠的大戏演完,否则要是得不到荆州地区本地士族们的支持。
那以后荆州地区在东吴政权的治理下,还想不想要长治久安了啊?这都是摆在东吴大帝孙权眼前最现实的问题。
所以不管东吴大帝孙权愿不愿意,为了尽快完成对于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的那些地盘的占领。
那么东吴大帝孙权,就必须要尽快取得潘濬,这个前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二号人物的支持下才行。
而想要取得潘濬这个前蜀汉政权,在荆州地区二号人物的支持下,那东吴大帝孙权就必须要陪潘濬演好这场君圣臣贤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