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个通缉和抓捕的对象又是谁呢?没错,是要抓捕刺杀秦始皇嬴政的刺客,可是谁刺杀的秦始皇嬴政也没有人知道啊?
毕竟秦始皇嬴政当时连一个具体的通缉对象都没有,这不就是在虚空索敌,和空气斗智斗勇吗?
所以说不管秦始皇嬴政,有没有真的下达过,这种在秦朝的全国范围内,通缉和抓捕一个未知刺客的愚蠢命令。
就算是秦始皇嬴政,真的下达过这种因为某种特殊原因,而故意语焉不详的全国通缉未知刺客的命令。
又怎么能够保证,人家秦始皇嬴政通缉的人,就一定是留侯张良呢?因为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
太史公司马迁其实这么记录的:‘始皇东游。至阳武博浪沙中,为盗所惊。求弗的,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这么一看是不是就合理了很多,秦始皇嬴政在东巡经过了阳武博浪沙的时候,让当地的匪盗给惊扰到了。
也许是匪盗们头铁,劫道劫到了秦始皇嬴政的头上,也许是匪盗们匪盗们倒霉,打劫别人的时候,让秦始皇嬴政给撞上了。
但是总的来说,这件事情肯定是很让秦始皇嬴政生气,而且还没有把那些匪盗给抓捕到。
这就让秦始皇嬴政更加的生气了,也越发的感觉到了秦国内部治安的不稳定,各种匪盗肆虐横行。
这才让秦始皇嬴政下令,在秦朝的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扫黑除恶行动,清剿全国各地的匪患。
很明显这才是一个真正符合秦始皇嬴政身份的表现,至少目标也非常的明确,就是清剿匪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至少这一条政令传达下去,秦朝的地方官员们不会感到迷糊,当然也不完全排除秦始皇嬴政,在阳武博浪沙遭遇了刺杀之后。
又知道以秦朝当时各个地方的执行能力,想要深入民间抓捕几个曾经刺杀过秦始皇嬴政的刺客,无异于是在大海捞针。
所以秦始皇嬴政索性也就不去通缉那些刺客了,而是以被匪盗所惊为借口,迁怒于旁人。
让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扫黑除恶行动,清剿各地的匪患,这种角度非常奇特的可能性。
否则如果真的只是为了,要抓住几个意图行刺秦始皇嬴政的刺客,又何须要大索天下这么麻烦呢?
秦始皇嬴政干脆直接封闭阳武博浪沙周边的这几个郡县地区,彻底禁止这个地区的人口出入。
然后再对这一区域,搞一次细致一点儿的人口普查,专门寻找那些可疑之人,不就十有八九。
能够把那两个意图刺杀秦始皇嬴政的刺客,给顺利地筛查出来么,何苦要劳师动众地大索天下呢?
弄得其他地区,连具体要找谁都不知道,而匪患却越剿越多了,当然了要是秦始皇嬴政再极端一点。
似乎也可以像后来《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所记载的东郡坠石事件一样,直接就宁可杀错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地杀光周围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