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神秀想让一个身无寸功的外人,一步登天的称为一个国家的丞相,就好比让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直接出任上市公司的执行总裁一样夸张,哪怕被提拔的这个人,是千古名相诸葛亮也不行啊。
因为如果钟神秀真的这样做了,等于就是打破了原有的官员晋升体系,同时也挣脱了对君主的权力枷锁,基本就等于是自绝于权贵阶层了,而自绝于权贵阶层,也就等于是自绝于他们所代表的天下百姓,钟神秀也就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从此奔着昏君、暴君的路线,一去不复返了。
这也就是钟神秀仗着自己的天赋技能:‘用人不疑’,把乐国的所有的权贵阶层都变成了自己的死忠臣子,现在等于就是绝对控股,才敢这样的肆无忌惮,直接就任命诸葛亮来当乐国的丞相。
不过诸葛亮现在还不知道这些,他毕竟才刚刚来乐国,也不清楚钟神秀的能力,事实上诸葛亮也让钟神秀的大手笔给吓住了,虽然很感激国君的赏识和信任,但是这样做也确实是太胡来了,另外诸葛亮也不知道,为什么朝堂之上的乐国官员们都没有表示反对,但诸葛亮还是立刻就第一个站出来请辞,并且还表示自己才疏学浅,不足以担此大任。
小主,
钟神秀听了差点没笑出声来,你诸葛亮要是都才疏学浅,那这天底下,就找不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来了,钟神秀直接表示,自己不同意诸葛亮的请辞,并且坚持要封他为乐国的丞相。
对于钟神秀来说,有诸葛亮这样的大才来辅佐自己,如果还不能让他尽情的施展自己全部的才华,那就是天大的浪费,而浪费就是最大的犯罪,自己要是真这么干了,那和刘大耳还有什么区别?身在宝山而不自知,等到失去了,再追悔莫及?
这一君一臣,在这大殿之上,一个坚持要封,一个坚持请辞,一时之间局面僵持不下,全场鸦雀无声,最后还是庞统出言上奏,说不如先让诸葛亮暂代乐国的丞相之职,全权主持乐国接下来的行政系统改革工作,如果干的够好,再给诸葛亮转正也不迟。
紧接着,朝堂之上的百官们,也纷纷附议,钟神秀一想这样其实也行,不让开门,那就开窗户吧,只要不耽误诸葛亮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可以,便更改了任命,让诸葛亮暂代乐国的丞相之位。
诸葛亮一看乐国满朝的官员们都同意了,也就没有再继续请辞,诸葛亮坚持请辞,本就是为了避免给钟神秀惹来麻烦,现在乐国的文武百官们既然都已经明确表态了,那自然是没有必要再坚辞不受了,诸葛亮立刻郑重其事的跪地领命。
之后钟神秀又当众宣布,任命庞统暂代吏部尚书,任命陆逊暂代兵部尚书,同时二人也将辅佐暂代丞相之位的诸葛亮,共同主持乐国接下来的行政系统改革工作,庞统和陆逊的官职,钟神秀之前其实就已经封过一次了,这一次正好和诸葛亮一起,再当众再任命一次,有助于他们接下来开展工作。
任命赵云暂代虎威将军,并且着手组建‘白马义从’,任命典韦暂代折冲将军,与‘陷阵营’一起随行护驾,有了诸葛亮的“珠玉”在前,后面的几份任命,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不过很快大的就要来了。
任命完毕之后,钟神秀又拿出了一份悬赏说道:“孤曾经发下过悬赏,谁如果能够将诸葛亮安全的送到我乐国,赏万金,封爵授官。现在庞爱卿已经做到了,孤也将履行自己的诺言,庞士元上前听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