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准备应战

“知道了,二哥儿还有交代的吗?”

“没了,如果那邢家子出现了给我抓回来,我要叫他生不如死。”

“二哥儿,那人有官身,动不得啊。”

“你当二爷我真傻啊,他要是去了就是通匪,你给我抓回来就好了,官报上肯定是报道那小子战死沙场了。”

“明白了!”

“行了,下去准备吧!”

“是!”王小二和王小六躬身行礼,然后退了下去。

回到了正厅之中,正有两位侍女跪坐在地,俯身擦拭着那青玉砖石上的灰尘,衣裳绰约间露出了曼妙的身形,似乎有意无意间在撩拨着心弦。

这世间何人不想高床坐卧,何人不欲乱香迷目?

这般想着,那侍女又有意无意地扭动了几下,他当即弯腰伸手往其堪堪一握的腰身一揽,轻易地将两人夹抱了起来,打翻了水盆,咣当作响,浸湿了一地。

这邢家子虽也是要紧之事,不过还有其他更紧的在等着,他朗笑着朝那后院大步走去,在这青天白日之下,风中还有那清脆如铃般的袅袅笑声。

这两个侍女虽然姿色不俗,精通各般悦人之事,然而终究也只是二等的货色而已。

不过也有一点好处,正是豆蔻年华,坏处就是终有年老珠黄的一天,只不过对于他而言,最不缺的就是那些豆蔻年华的侍女。

而且这两女很放的开,和那些欲拒还迎的比起来另有一番风味,这俩“女厨师”买的不冤。

明代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称,养瘦马是扬州人首创,目的是为了满足盐商们的特别嗜好,穷极无聊,富极也无聊。

这真是冤枉了扬州人,蓄养女童长大卖出,最早起源于北宋汴梁,只是北宋娶妾制度很严,所以当时有个另外称呼,叫“女厨师”。

当时的汴梁人出门比阔,不是吹房子多大,马车多豪华,而是问请了几个女厨,这种职业女厨,价格贵得惊人,月薪超过四品知府。

当然,女厨师并非只下厨,其培养模式和扬州瘦马毫无区别,这种风气一度搞得汴梁人以生女为贵,生儿子不开心,生女儿却要大肆庆祝。所以别以为古人一直重男轻女,至少宋朝汴梁人不这么看。

南宋渡江后,风气也转移到了江南,但要说冤枉扬州人,主要还得怪马致远写那首词写太晚,他是元朝人,宋朝人咋说也不可能想到这名字。

女厨师指养女童,目的也不是长大了卖到勾栏院。

算下帐就明白了,养十几年,花那么大精力,卖到勾栏才能卖多少钱,肯定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