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上三千吨的船可以到佳木斯,千吨的船可以到哈尔滨。
邢承恩来的那个时代,黑龙江省是中国的主要产粮区之一,也就是垦区,主要在从鹤岗,到佳木斯,到七台河沿线往黑龙江方向,因为松花江正好从垦区中间穿过,沿途进过佳木斯,桦川、绥滨、富锦、同江入黑龙江,沿途都是黑龙江主要垦区,所以都有完善的港口设施。
这些地区从松花江沿岸装运粮食,运到日本北方地区,比从大连港转运运距缩短三分之一,运期减少二分之一,费用减少四分之一。
坏处就是只能忙半年,从5月到11月黑龙江下游冰封期之前,一旦冰封就不行了。
邢承恩如果未来入驻日本,必然会利用起这条航线,所以才提前探索一番,搞清楚状况,最主要的还是想买铁木真的马。
邢承恩朴素的商业观念,马匹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想办法扩大马匹种群也是未来战略需要,除了金国还要开辟新来源,所以才想去蒙古搞马匹,特别是战马。
至于语言不通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东北各民族说汉语你敢信?
北宋末年奉命出使金国的许亢宗就在他的《行程录》中记录他在北方了解到的托撤孛寨“契丹强盛时虏获异国人则杂处于此”,其“异国人”包括了“南有渤海,北有铁离、土浑,东南有高丽、靺鞨,东有女真、室韦,东北有乌舍,系内有契丹、回纥、党项,西南有奚,故此地杂诸国风俗”。
那么,民族成分如此复杂的地方,各民族直接都是怎么沟通的呢?
许亢宗的回答可能会让大部分人都吃惊,他写道:“凡聚会处,诸国语言不能相适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放能辨之”。
也就是说,在金国的领土上,各民族直接语言互不相通之时,他们竟然会把自己的语言翻译成汉语,再借助汉语进行沟通!
这也就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虽然东北地区有大片领土并不属于汉人统治,但是汉语却已经在当地流行,汉语为“国际语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主君主意已定,老朽不好在说什么,只是这事儿还需谨慎一些,小心为上。”
“张大匠,此事确实有风险,可是有些事就是要担风险的,说起来倒是我孟浪了。”
“不,老朽的意思不是反对探索河道,而是在想实验型的飞剪船是不是可以试着探探,在造飞剪船之前老朽造的那艘实验船还在仓库放着,那艘船吃水不深,如今在仓库放着有些浪费了。”
“哦?”邢承恩想起来张成为了造飞剪船造了一艘小型的,那船造好实验完成后,自己就没在关注,看张成的意思是想利用起来。
“如果可以的话,我没什么问题,只要能用就行,你们看着办。”
“是。”两人见邢承恩答应了忙回话道。
“张大匠,咱们的捕鱼船进度怎么样了?”邢承恩又想起一件事。
邢承恩曾经随手把荷兰捕鱼船图纸都给了船匠们,也不知道研究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