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

琉求跨海,南宋不可能在不了解邢承恩具体情报下就大动干戈跨海来来战。

毕竟海外边荒之地,邢承恩刚就职一年,能干什么呢?开荒种地能养活手下就不容易了。

临来之时,王进几人便已经安排了一些计划,就是为了掩人耳目。

邢承恩明面上的几次交易就是买粮,泉州也知道澎湖列岛不能种地,没有粮食还能翻天?所以邢承恩的私盐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总不能真把人逼成反贼吧,如今手里有个把柄,日后也有理由处理不是?

再说邢承恩熬制的盐也是换了粮食,这些粮食交易都是有数的,也就养个千人,不是大事。

不能种地就是无根之萍,泉州官员也就放任自流了,就算翻了天也是一海寇罢了,又不是宗室,不值得罗织罪名!

邢家已经大不如前,一个被家族抛弃了的弃子,没有什么价值,监视官员哪里会天天盯着。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去勾栏听曲来的畅快,实在是邢承恩身上没有什么价值值得关注。

邢承恩也一直低调行事,不应该引起什么注意来,就算买卖人口还是通过黑市的私盐贩子,就算查最后也会查到海盗身上去,和邢承恩没半点关系。

“南边的交易暂缓吧,等顾平传回消息再做决定,通知李六魁他们,注意周围情况,巡航的时候警醒着点。”

小主,

“知道了,王大哥已经做了安排,李六魁他们加大巡查范围,陆战营的人都从山里撤回来了,暂时不剿灭生番了,优先防卫基地。”

“王大哥处置的不错,就这么办吧,希望不是大问题。”

经过晴雪的打岔,邢承恩也顾不上看美女了,匆匆吃了几口,又叫来政事堂众人和王进商量了一下琉求防御。

王进讲的很明白,琉求毕竟是初建,要是零星海盗上岛的话,陆战营就能把他们收拾了。

如果是大军来的话,只能靠海战防守,好在琉求的船装备了火炮,这在海战中就是大杀器,赢面很大。

己方的劣势是船少,人家分兵来袭的话只能防守一面,一旦军队上岛,光靠坞堡是防不了的。

当然陆战营也不是吃素的,分兵人就不会多,陆战营能把敌人消灭,就是伤亡王进不好判断。

宋朝传统上最重视的是弓弩(这个阶段的火器还是以燃烧而非爆炸为主)。

从北宋到南宋,弓弩手一直占到宋军编制的70%以上,但缺陷却是平时没有肉搏训练,所以一旦被敌人近身,就非常麻烦。

这一点在和契丹作战时还不太明显,因为契丹和宋一样,起初并不重视盔甲。

契丹骑兵因此也极少直接冲击宋兵军阵,宋代初期步兵也仅装备保护前后心的皮甲和纸甲,大家都是远射对远射都吃亏不大。

而后起的西夏和金朝,则习惯用披挂全身重甲的骑兵正面冲击宋军,宋军弓弩的威力被西夏和金国骑兵的重甲极大克制,于是感到极不适应。

到南宋时期,宋军开始大量装备重甲,连弓弩手的盔甲都重达五十斤以上,然后防御力是上去了,机动力又下降了,可这时轻骑兵和重骑兵同样出色,以机动力着称的蒙古军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