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制度的优劣

邢承恩晚上躺在床上也在考虑政策制度的施行,主要是资料太多,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小艺啊,资料给太多也头疼啊!

如果没有小艺的资料,自己半把刀的水平估计就是走华夏皇帝制度的老路。

可是小艺面板给的资料太全面,各种制度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看着这个好,那个也好反而抓瞎了,选择太多也是烦。

小艺的建议是可以尝试走君主立宪制,皇帝制度好推行,华夏人都能接受,但是轮回怪圈很难走出来。

君主立宪制施行的话大家可以理解成周天子时代,也能接受,联邦共和暂时别想,这块土地上很难发展起来。

毕竟皇帝制度在华夏这块土地上运行的时间太长了,大家已经适应了。

皇帝制度的运行,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

始皇帝没早立太子埋下祸端;刘邦明智的立了太子,可惜没管好老婆。

汉武帝接受教训立了太子杀了老婆,可惜让霍光钻了空子出了权臣。

后来的皇帝搞了霍光,结果出了个王莽,刘秀干掉他最后来了个十常侍。

司马炎立亲戚搞了个七王之乱,引来外患,总之中国的皇帝制度就是后世皇帝一直打补丁。

清代乾隆皇帝曾对中国传统政治中威胁皇权的因素做了一次总结:

所以亡国者,曰强藩,曰外患,曰权臣,曰外戚,曰女谒,曰宦寺,曰奸臣,曰佞幸。(乾隆皇帝:《御制古稀说》)

威胁皇权的,有强大的地方藩镇,有敌国外患,有权臣,有外戚,有后妃,有太监,有奸臣,有小人。几乎所有人都盯着皇帝的权柄,一有机会,就想取而代之。

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当然是当皇帝的好处太大了。

当上了皇帝,掌握了权力,就成了人间的上帝,要什么有什么,尊严、享受、金钱、美女,都不在话下。

但是天下凡事都是有好的一面,就有坏的一面。

皇帝把所有的好处垄断在了自己一家一姓手里,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下所有人都是皇帝他们家的潜在敌人。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所有有能力的人无不对这一权力垂涎不已。

秦朝在消灭六国后,并没有把土地分封给宗室,而是一个人靠着官僚来管理整个国家。

为什么要大力任用官僚而非宗室和贵族,因为官僚没有根基,不像宗室和贵族那些人可以分掉自己的权力。

始皇帝消灭了分封,消灭了贵族,那留个这个国家的筛选靠什么?

奖励位置!

除了始皇帝之外,其他人都是打工的,能享受什么待遇,就看你能爬到什么位置了。

你是黔首你就认真服徭役,你是官员,就享受官员的待遇和福利。

原有的贵族制度消失了,大家都是靠功业刷位置,然后是想方设法保位置,因为位置就是资源,位置就是待遇。

这种奖励位置的系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