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过来,除了自己想出来玩,也是想卖他一个面子,但若是因为自己过来,就让他觉得二人之间有了什么可能,那就不好了。
所以,她选择尽早说开,免得日后纠缠不清。
李宝琰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低下头,声音低沉,“我……我明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到回程的时候,对比李家姐弟车厢的安静,孟昭的车厢里就要热闹许多。
沈青泽和沈青瑜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的开心事,黄翠和尹春也在一旁笑着附和。
孟大山许韵蓉今日出来,也十分开心,约着等哪天有时间,再一起过来一趟。
沈青和坐在前头赶车,心情好极了,他家嫂嫂他还不了解,刚才定然是拒绝了那讨厌鬼,想起刚才李宝琰上车的模样就忍不住笑出了声。
有了上回的事,等到下回孟昭再去珍宝阁,就没再遇到李宝琰,她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李宝琰的殷勤虽无恶意,但对她来说却是一种负担,若是真能让他歇了心思,往后做个朋友倒也不错。
孟昭刚进珍宝阁,何见夏便迎了上来,“掌柜的,回春堂送过来的药材已经到了,您过来瞧瞧吧。”
孟昭点了点头,跟着何见夏去了后院库房,库房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布袋,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珍宝阁的生意越来越好,但原材料的供应却总是跟不上,导致一直供不应求,规模也无法扩大。
而且药材的价格浮动太大,去不同的地方采购,价格可能相差两三倍,利润率不稳定,最不能忍的是同样的药材,不同地方产的,功效也可能不同。
她的标准制品最怕的就是这,因此在原材料的采购上,真是花了不少心思。
后来实在没办法,她找到了回春堂,回春堂开了几十年,有完整的供货渠道,价格统一,质量也有保证,如果能让他们代为采购一些药材,那岂不是省了不少事?
刚好因为之前阿芙蓉的事,她跟王大夫也算是有些交情。把这些事情一说,王大夫就点了头,孟昭自然也不会让他们吃亏,按照订购的数量给予一些返点。
今个就是回春堂头一批运过来的货到了的日子,孟昭挨个打开装药材的布袋,仔细检查它们的色泽、质地和气味。
何见夏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账本,低声说道:“这些药材我都挨个瞧了,品质比咱们之前买的那些,只好不坏,就是价格略微贵了几分,但省了咱们雇人来回采买的车马费,也算是能勉强齐平。”
孟昭检查完没有问题,才放下心来,转头对何见夏说道:“虽说东西不错,但也不能马虎了,该检查的一定要检查清楚,另外不能为了省事,什么都从回春堂定,一些用量少,但比较重要的药材,咱们还是要自己去买。”
何见夏点头应下,语气认真,“掌柜的放心,我会亲自盯着,绝不会让次品混进来,也会安排人手,定期去市场上采购那些关键的药材。”
孟昭继续说道:“还有每个产品的用料,尽量分批订购,免得叫人知道了咱们的方子。”
虽说孟昭对回春堂比较信任,但采购一事经手的人太多,防人之心不可无,方子这种东西,还是要捂好才是。
何见夏听罢,郑重地点头。
孟昭从珍宝阁出来,转身就去了旁边的茗香楼,刚进门,秦娘子便笑盈盈地迎了上来,“掌柜的,您来了。”
“怎么样,还有位置没?”孟昭赶忙问道。
秦娘子捂嘴笑了笑,“有的有的,我特意给您留了个地儿,就是雅间都满了,委屈您坐大堂啦。”
孟昭一点都没嫌弃,赚钱要紧,坐大堂咋了,当即说道:“那有啥,坐大堂听更热闹些。”
孟昭之所以这么着急,全是因为今儿茶楼有新书开场。
当初宋婉音跟孟昭合伙开这个茶楼,就有想给自己的话本宣传的意思,只是刚开始没有找到合适的说书先生,后来找到了,头一本讲的就是宋婉音那本富家小姐家道中落后绝地反击的故事。
虽然话本起初销量平平,但自从在茗香楼开讲后,销量一路飙升,宋婉音也因此名声大噪。
紧接着,她又推出了新作《探案录》,剧情扑朔迷离,女主聪慧过人,刚一上架便大受欢迎,读者们纷纷期待下一册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