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物是人非

王学十同志:

来信收阅,你虽然户口在益水县,但可以去信与你老家占山县民政局和乡镇府询问政策现定,以便对你父母按基本规定慰问和优抚,顺祝愉快春节好!

朱元市武装部高光。1995年1月11日

学十:你好!

由于我去驾训班学习开车,好几个月没给你写信。我九四年九月十二日开学的,到十二月二十日毕业,现已回医院上班。通过几个月的艰苦训练,顶住医院的压力,我终于取得驾驶执照,又多学了一门技术。我在学习期间是请事假去的,所以工资、奖金及各种补贴统统被医院扣掉,当然我觉得经济上是吃了亏,但从长远角度来说,是不会吃亏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我们又分别一年了,一年来,我们医院还是以往的老样子,除了老的退休,年轻的又分来几个,其他的没有什么变化。我的情况是家里又添了一个小男孩,快三个月了,我打算过完春节把家搬到朱元市,那里的房子已竣工。因现在政策不稳定,我还未办理退职手续,我想过了年再说。

祝春节快乐。医院中医科马老鬼.1995年1月19日

学十战友:你好!

很久没给你写信,好想你呐,你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定大放光彩。学十,你们医院有女兵吗?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当兵一年多了,连我们可爱的女兵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你说可笑不可笑。我想你天天跟她们泡在一起,一定大饱眼福,什么时候我装病来你们那治病,可别忘了带我见识见识。

我在一营想学什么技术是不可能了,过着迷糊的生活,整天挖山修路填坑种菜,搞新营区建设,如同劳改犯一样,从来不允许请假外出。听说这里是个战略要地,要建一个发射连,加注连和防化连。这个营区一年多没有见过一个女人了,名副其实的一个和尚营,我担心有一天见到女人眼晴都拨不出来。大多数战友说自己快变成傻大兵了。

祝顺利。战友申飞扬。1995年1月21日

学十兄弟:你好!

今天是腊月二十八了,离过年还有三天,大家都忙,想必你们已进入战备。部队就是这样,冬去春来,转眼间,你在部队快过两个春节了,一个在江西一个在安徽。两个春节两个回忆,你从新兵连到正规连队,从炊事班到医疗班,应该付出艰辛的努力,希望在以后漫长岁月,更快掌握医疗救护及中医骨伤和中医理论、方剂学的深入理解,听你说你在炊事班时已完成中医大专自学考试考过几门了,这是好事。你进入医疗班就没有在炊事班的时间多,多学点中医和西医技术是你最希望的,就好好珍惜吧。你是一直不想当检验师要当医师,这是机会啊。我主张“去之安之,将军上马,大奔前程”。我们家乡有句话:“不舍家乡,奔不了汉子。”你随时记住。

关于单位的事,我从来都不想提,同时不值得一提,过了年,准备提一辆轻型汽车,这是我们厂一万多职工中,我是第一个拥有私车子的人,不知道会产生多少红眼病?走一步看一步吧。等我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我该与单位再见了,我用休息时间在诊所创造的价值是我在医院工资的五个倍。

马兄老鬼。1995年1月27日

1995年2月20日,司令员带队到连队视察工作,一去就是半个月,王学十被编入贴身警卫与医疗保健,不离左右。视察工作结束后,让大家放松半天,检查组一律穿便装,顺便到九华山观光。在观光百岁宫时,一行人走进去观望,王学十看到百岁宫里有一个雕塑特别像老家的一个寺,他看到一个红光满面和尚,他说:“阿弥陀佛,师傅,这个雕塑与我老家乌蒙山地区的药灵寺的雕塑是一样的.解放前,听我父亲讲,我奶奶的父亲在过药灵寺,后来彻底出家,不知去向。这个雕像看起来很眼熟,说来也巧,今天来百岁宫,70年代,有个出家人去到我家,给我取了一个乳名,就叫百岁。”

那个师傅说:“你叫王学十,你的乳名就是我取的,阿弥陀佛,真是有缘人,缘聚缘散终因佛法,70年代我去过你家,你们村叫飞燕村。”

王学十说:“是的,师傅。”

一行人被刚才的对话,变得好奇了,他们个个竖起耳朵,听着猜着王学十的身世。

“你老祖的法名叫释飞燕,许多年前来到九华山,是我的师傅,最早叫邢振东,那时他是个中医,后来因为战争逃难改成王本堂,来屋里,有一样东西我给你,对你有用处······”

王学十与领导说:“不好意思,稍等,我去去就回。”

师傅带着王学十到了内屋,他从床下的老旧木箱里拿出一个金色的布包送给王学十,他说:“这包里有一张地图,讲的是在药灵寺后山,那里有许多起誓石,磊起的石堆,在一棵栎树旁的石堆里,有个钉着十字架的木箱,里面的东西对你有帮助。涉及到古代风水和中医秘笈与处世之道。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