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军制改革

到了多尔衮入关后,那给的利益就更足的。最着名的就是清初的圈地运动。

除了将京畿地区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外,还将京城内城的汉官,汉民全部撵到外城,将内城最好的地方分给八旗贵族。

试问,如此高度的利益捆绑,鞑清前期的八旗兵战斗力能不强吗?

徐堃虽然不会学鞑子那么野蛮,但也会给新军足够的利益与荣誉!

军改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军制改革。明朝的军制让徐堃头大,太混乱了。

明代武官分为命官,勋官,世禄官和任事官,光搞清楚就让徐堃一个头两个大!

再加上明代前期是卫所制,后期卫所制几乎荒废,又变成了募兵制,可卫所制又没有废除,更是乱上加乱!

命官顾名思义就是朝廷与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这种是有品级的,几品官就是几品官。比如一品五军左右都督,正一品都指挥使,从二品都指挥同知,卫所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等武官。

勋官对应的是勋阶,明代分为十二阶,什么左右柱国,柱国,护国啥的。

世禄官,就是常听到的世袭指挥使,世袭千户,百户啥的。

重点就是这个任事官,也叫差委官,是临时委派执行特定军事任务的,实际上是无品级,无定员。

常听说的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这些,就是任事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班级中,班长,组长这些是命官,就是老师任命的正式职务。

可是突然有一天,学校操场需要打扫,但之前没有对应的人负责,临时指派一个班干部当操场清扫组长,这个职位学校根本没有,就临时弄了个名称,分派了具体任务与职能。

久而久之,操场清扫组长就成为了官职,后面的“组长”一词,本来是官称,变成了一种级别待遇。

就如同总兵,还会加上一个加五军都督衔,本来五军都督是命官,有具体职务。可后期逐渐演变成一种级别待遇,类似后世的军衔。

军队要现代化改造,肯定就要精简。徐堃自然要照搬后世华夏国的军队编制,将军衔与军职明确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