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迎冬

他们相信,在梁明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守护自己的家园,让正阳县的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哭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和庄严。士兵们挺直了腰杆,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他们知道,今天的祭奠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他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去扞卫三个县的和平与安宁。

“出发!”梁明一声令下,声如洪钟,震得人心头一颤。校场那厚重的红漆木门缓缓开启,发出低沉的“吱呀”声,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百姓们,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呼喊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在寒风中久久回荡。百姓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喜悦,他们自发地沿着道路两侧排开,形成一条宽阔的通道。许多人手里都拿着自家做的吃食,冒着腾腾热气,还有些孩子举着小小的纸灯笼,在风中摇曳。

小主,

队伍缓缓行进,朝着城外不远处的祭坛进发。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长枪上的红缨随着步伐有节奏地晃动,如同跳动的火焰。百姓们紧紧跟随在队伍两侧,队伍中不时传来低声的交谈和欢笑,冲淡了冬日的寒冷。

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因为道路崎岖,而且积雪很厚。梁明不时地提醒士兵们注意脚下,防止滑倒。他还时不时地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厚爱。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队伍终于到达了祭坛山脚下。祭坛并不高,但山路陡峭,积雪覆盖,行走起来十分困难。梁明下令士兵们放慢速度,互相搀扶,确保每个人都能安全到达山顶。

百姓们也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士兵们搬运祭品,搀扶老人和孩子。队伍中,不时传来“小心脚下”、“慢点走”的提醒声,充满了温暖和关爱。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队伍终于到达了山顶的祭坛。祭坛是用青石垒砌而成,呈圆形,四周环绕着一圈石栏杆。

祭坛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供桌,上面摆满了祭品,包括猪牛羊三牲、瓜果糕点等。祭坛四周,还插满了写着祭文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士兵们在祭坛前列队站好,百姓们则站在祭坛四周,静静地等待着祭祀仪式的开始。

然而,就在梁明踏上祭坛前的最后一刻,一股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他脚下的大地仿佛蕴藏着一股澎湃的力量,灵力充沛得异乎寻常,如同沸腾的开水般在他脚下涌动,这让他隐隐感到不安。

但他知道,此时此刻,祭祀大典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疑虑,继续前行。

梁明缓步登上祭坛,环视四周,士兵们肃穆而立,百姓们虔诚仰望,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朗声念诵起祭文,声音浑厚低沉,在山顶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英烈的敬意和哀思。祭祀的仪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焚香、献酒、祭拜,每一个环节都庄重而神圣。

当祭祀进行到最高潮,梁明高举酒樽,准备将酒洒向地面,以告慰英灵之时,异变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