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传送带上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来,经过工人们的巧手,迅速变成了一台台即将出厂的洗衣机和烘干机。
同样在测试车间里,技术人员们神情专注地盯着仪器上的数据,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严格的测试。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标记出来,通知组装车间进行返工。他们深知,产品质量容不得半点马虎。
整个轧钢厂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个车间、每个工人都是这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共同协作,高效运转,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紧张忙碌的繁荣景象。
与轧钢厂这一片繁忙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工厂的消沉与懒散。
纺织厂里,机器稀稀拉拉地运转着,不少工人坐在工位上无精打采,手中的活儿干得慢吞吞的。
车间里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氛,偶尔能听到几声有气无力的交谈。
“这活儿干着有啥意思,能混一天是一天呗。” 一个工人百无聊赖地摆弄着手中的纱线。
“就是,厂里也没啥盼头,干多干少都一个样。” 另一个工人附和着,眼神空洞。
农机厂,车间里冷冷清清,只有几台机器在孤独地运转着。一些工人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抽烟聊天,对工作毫无热情。
整个城市的工业氛围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唯有轧钢厂独树一帜,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这几天刘光齐以及刘光齐所带的技术科也是如此,不停的到处查缺补漏。
毕竟现在的轧钢厂可是还包含着之前合并过来的分厂,刘光齐现在经常的在总厂和分厂之间奔跑。
只要是任何机器的问题,首先就需要技术科这边解决,技术科人员要是解决不了,刘光齐就会直接下场知道。
除了已经发生的问题,还有每天刘光齐都会带着人员,对已有的机器进行例行检查。
这几天,刘光齐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早上天还没亮,他就匆匆赶到轧钢厂,连早饭都顾不上好好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