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龙一把搂住断桥,然后不断揉搓弟弟的小脸:“看看你姐这一套怎么样?有没有当年在金牛座的风范?”
她对断桥亲昵的动作,引来不少嫉妒的目光。
“这是训练甲吧。”断桥低头看着空城身上的动力盔甲。
“没错,这是未央的标准训练甲。但是人机功效,动力和灵活度都很棒!比老家的破烂好用多了。”
除去额外的电机和散热口,未央的训练甲看起来要比金牛座的轻便,传动系统也先进很多。
作为一种相对“落后”的武器系统,动力盔甲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
在20世纪至30世纪左右的掘金时代,人类缓慢而艰难的外部空间探索史,总是伴随着真空,失温和失压。动力盔甲这一理念,在这一时期和太空服模糊不清。人类在太空探索和工程作业里,需要一种表面强度大,重量轻,结构可靠的“外部防护”。除了维持人类本身的氧气和温度需求外,同时减少陨石、太空垃圾和敌对动能武器的伤害。
这一时期的太空冲突大多是密闭燃气的动能武器,以及少量电能轨道武器。他们虽然体积庞大,散热性差,而且精度有限。但动能威力在真空中是没有衰减的。此时的飞船防护也不高端,没有分子硅陶瓷,更没有容积装甲,全靠己方动能弹幕和船支结构硬抗。这种“击中即击穿,击穿即击毁”的状态,让那时候的战舰大多“以速度换防御”,相当的“惊心动魄”。
动力盔甲在掘金时代大多是作为防御性装置,在船舱内配备。在船支被击穿失压时,可以让穿戴者再苟延残喘几个小时。
30世纪至40世纪的神圣群星帝国时代,在能量武器出场前,材料学的进步让人类可以制造更加复杂庞大的结构,同时动能盔甲的防御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虽然还不至于肉身扛炮弹,但是在殖民地战争,近距离大规模作战里,身穿动力盔甲的帝国海军陆战队,配合着各式大型机甲,冒着枪林弹雨冲锋,依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能量武器出场后,战场局势出现质的变化。这种快速,精准,利用热能和电磁能的武器,可以快速撕裂战舰装甲。能量武器再次将战争拉回到“速度换防御”的年代。
虽然在之后的几百年里,武器和防御系统此消彼长,各有千秋。但身穿动力盔甲的海军陆战队炮灰们,就再也没有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了。
在帝国晚期,这些身披甲的武士们,大多数的作用是地区治安。少部分成为皇室仪仗队,彰显帝国开拓期的昭昭武力。
动力盔甲的黄金时代,是帝国解体后的黑暗时期。
科技和工业产能大幅度倒退的黑暗时期,重新回到落后的动能弹丸对射状态。糟糕的雷达与火控系统让战场距离变得越来越短,很多战舰甚至都开始安装撞角。这时候的海军陆战队的质量,几乎是衡量一只舰队近距离作战的“金标准”。他们穿着各种型号的动力盔甲,在轰炸机的掩护下,坐着突击艇跳帮作战。
因为黑暗时期,民用工坊生产的武器质量太差了,射不穿制作精良的帝国盔甲。
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子弹出了枪膛就打滚,超过两百米就不知道飞哪去了。”
在残酷的地面战争里,动力盔甲也是炮灰们的标配。而在诸如金牛座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手持战斧大砍刀的披甲战士们,面对面激情互砍才是常态。
到了未央时代,秩序恢复后的世界里,动力盔甲逐渐的退出海战的舞台。各个势力只保留了很少的一部分。这个时期如同 帝国晚期一般,动力盔甲更多的应用在警用、治安、巷战、强袭等特殊场合。
如同罗马军团、翼骑兵、和线列步兵一样。当一个时代逐渐离我们远去时,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被“浪漫化”。
在和平年代,动力盔甲除了特殊场合,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符号,而非军事必需品。
姐弟两正热烈的讨论这套未央装甲,边上的兵击社教练和社团经理,带着一份传单跑了过来。
“空城啊。。。哦不,尊敬未央海军陆战队赫尔曼第一学生团团长兼兵击社特别教官空城阁下。这是最近的社团安排情况,请您过目。”
好长的头衔,不过空城就吃这套。
“很好,不过这些常规的事物不用劳烦我,你们自己处理就行。”空城还上瘾了,颇具领袖气质的回复道。
“额。。。。情况是这样的。”社团经理说:“在过几个月就是环拉格朗日-世界青年锦标赛,今年的举办地就在赫尔曼龙渊堡。”
(环拉格朗日-世界青年竞标赛:Lagrange Ring -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s/LWYC)
“锦标赛?那是什么?”
“是未央联合政府组织的。”教练解释道:“每隔几年举办一次,选手来自世界各地校园,项目也涵盖各行各业。算是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世界性赛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断桥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词:“奥运会”。
“与我们兵击社也有关吗?”空城一边脱盔甲,一边询问。
未央标准甲有一键除装,非常方便。空城从盔甲背后钻出来,她只穿了件紧身衣,姣好的身材让人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