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温室种植大楼遗址

这里应该就是大楼的第十层,因为层高足有四五米,所以要特别小心的一只脚先踩在最顶层的无土栽培管道上,然后再像下梯子一样,踩到下面一层的管道,一步步往下。

而这个时候,楚风也是立马就搞清楚了为什么稻穗能够生长到屋顶的通风管道里去了。

尽管繁荣纪元的基因改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可是也没办法将水稻变得跟树一样高大,也没办法让稻穗变得像枣子的体积一样。

这里面明显就是一个室内种植农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在这些通入了营养液的管道中进行稻谷的种植,而且在光源和照明合理分配的情况下,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省空间,采用了立体模块化的管道布局。

上中下一共设置了三层种植单元,彼此间隔差不多都在一米五到两米左右。

站在这个位置放眼四周,几乎全都是密不透风的稻谷,只是尽管这里面的温湿度和光照调节装置依然在运行,但或许是缺乏维护和保养的缘故,有相当一部分的全自动收割设备因为线路老化而停止了运转。

从而导致许多培养单元上的稻谷无法完成收割并处理,最终枯萎甚至碳化在了无土栽培管道上,自然也就没办法进入下一个种植循环,变成了一个彻底荒废的“农田”。

不过楚风他们此刻所在的这一片区域都还是正常的,光照和空气流通设备时刻都在运转,而旁边不远处的一个种植单元,则有明显的收割痕迹,此刻只剩下一茬手掌高的枯黄水稻根茎还留在种植管道上。

所有的人,包括小陆和老九,全都是一副呆若木鸡的表情,看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温室水稻种植遗址,良久说不出一个字来。

楚风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粗略估算的话,这一栋大楼得占地面积估计得有三十亩左右,刨去其他地方的建筑面积,第二层到第十层的裙楼位置,占地至少有25亩以上。

而采用了这种立体化无土栽培技种植温室内,这个面积还可以乘个3,也就是七十五亩的实用种植面积。

如果还要算上基因改造技术对水稻作物的产量提升,那么这一层的水稻产出量,或许可以抵得上21世纪将近200亩的优质水稻农田。

而这样的立体种植温室,这栋楼里可能还有八层。

如果真的如小陆所说的那样,对这一层的合金安全门进行正向模拟分析之后,能够破解剩下那些楼层的密码锁的话,这波无疑就是一夜暴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边对这栋温室种植遗址不加以修整,仅仅以目前可用状态来看的话,其粮食产出也足以养活整个第七街区,甚至包括红石镇的所有幸存者居民。

“真是神奇,这房间里怎么会有这么大一片森林?”

“这些植物到底是什么东西?我怎么从来没见过呢?”

“我也没见过,但我感觉好像能吃的样子,就像青稞麦那样的!”

由于辐射和变种黏菌的侵蚀,地球上的大多数动植物都已经发生了基因变异,文明和秩序崩坏以后,知识与科技只需要20年的时间就能出现明显的断层。

所以废土上的原住民们不认识这些繁荣纪元时候的农作物是十分正常的。

当然,水稻这种东西,废土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