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成员

长距离多频谱综合激光压制系统可以有效干涉多种能量体系下对方的索敌能力和自瞄准确度,

“穹顶”综合抛射武器拦截系统对实体弹药具有良好的防御效果,

由烟雾发生器改装而来的迷雾系统能够防御神秘学角度的探测和打击,

偏导护盾对各类型攻击都有不错的偏折效果,

反应装甲,附加装甲和防御装甲组成的外置装甲模块在保证自身防御,便于快速更换的同时防止步兵突脸,

本身厚达一米,附加隔魔涂料的前装甲模块让敌方忍不住叹息,

自带的损管和成员逃逸模块更是让所有单位感受到“死去的成员又爬出来攻击你”的绝望……

瞄不准,锁不住,打不中,中不穿,穿不毁……

离谱的防护和凑合的机动能力使得其能够适应错综复杂的前期战场。

根据战场需求的不同,战斗要塞底盘能适应各种不同的主武器模块。

作为攻坚主力的“天启”型适配了152mm高压膛电热炮,接着因为威力过剩但实际命中率低改为双联装125mm高压膛电热炮,近些年又将电热炮改装为电磁炮。

即便是最老的版本,打裸装的中低阶都像玩似的,歼灭效果取决于装填速度和后勤补给能力。

作为防空版本的“盖特机炮”,其弹炮合一系统适配20mm,35mm,37mm机炮和红外制导,电视制导,能量追踪系统的,近程导弹发射装置,是常规的野战防空单位。

但有小道消息称,其反步兵和反轻装甲车辆的效果极好……

搭配量子超算,用于区域协调指挥的“主脑”,搭配精神控制系统,用于区域精神干涉的“脑车”,装备800mm超重型迫击炮,进行区域打击任务的“毁灭者”,甚至是小型制造中心,生物实验室……

优秀的底盘给予其多种选择,基本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

可眼前种改型,他可是真的没见过。

先是口径至少200mm的电磁主炮或者说是质量抛射器嫁接在底盘上。

然而后边的综合探测系统和原本只会在盾舰上的雷达系统在战车形成了一个凸起的棱台,棱台顶上是正常的长距离多段普光瞄压制系统。

设备显示,底盘处似乎还存在一个冷聚变反应堆,中部的稳定装置可以支撑一个量子超算稳定运行。

若前段的设计还算正常,那后半段堪称诡异。

上边是一小节加工车间,底盘那一块确是一块绞盘,后边牵引着一块长方体车厢。

好似055的舰首加“远望”的中段,之后是“科学”的舰尾,最后在加个拖曳式养鱼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似乎很合理?

个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