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早期并没有职业化军队,大多是热心的群众担心地主报复自愿组织而成的民兵武装,特别擅长丛林游击战与反围剿战术,在当地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仍然依存于土地,经常出现农忙时无人在岗的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期为应对更加混乱的局面,大型根据地开始筹备常备军,征兵条件为家里有兄弟(避免绝后)、自己没结婚(别误了人家一辈子)、身体素质较好的成年男性。进过至少为期三个月的军事技能训练与思想教育后编入正式作战单位。他们相比起墨教的武装力量或许在装备上十分欠缺,但在意志上丝毫不逊色于同时代的所有部队,这些技艺高超而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士兵创造了不少奇迹。
常态化反围剿斗争
鉴于该政权的阶级性,从清王朝崩溃到抗战全面爆发,他们与军阀之间的动态战争从来没有停止。
依靠地理优势和群众基础,如果不征召大量人员进行长期进山围剿很难威胁到已经存在气候的根据地,而这样做必定会被虎视眈眈的其余军阀势力袭击,因此,长期的物资禁运、间谍渗透、小规模部队的长期袭扰破坏、甚至是通过金融手段破坏根据地货币体系等非常规战争才是常态。
而那些已经仍然稳定存在的根据地,无疑对于以上战争方式拥有丰富的斗争经验,在将来的战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重要事件:1931年抗战爆发
抗战爆发后,组织为响应相应的号召,配合政府展开相应的动员。
山区、林区、田间、沼泽……
在这些复杂的地形气候区,大编制军队和重型装备难以有效的投入使用,因此给普遍性的敌后工作创造了条件。
山区人民利用地形多次毁坏道路铁路,中断侵略军的物资调动。
林区人民利用障碍物多、能见度低、条件复杂等情况,大量的设置陷阱、并且经常借助树木的掩护伏击巡逻的士兵。
即便是没有有利地形,部分地区的百姓广泛的挖掘隧道,在敌人进村围剿时展开防守反击。
沼泽地区根据自身条件,以“绿水学派”为理论基础,经常性的集结海量小型船只对少量的大型船只进行围剿。
这些普遍性的敌后活动沉重的打击的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迟滞了对方的物资调动、为正面战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后农家组织的发展
战争结束后农家并入现政府中。作为相应的回应,农家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一种“学术类”组织,但与其他组织不同的是,该组织的学术更加偏向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在基层拥有崇高威望。
在建设年代,这些“草根专家”和大多数群众站在一起,带领群众修建基础设施、制造肥料、改良种子……为工业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封圣
某科研团队在主粮种植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几乎是解决了根据在夏国千年以来的粮食问题,经讨论决定,对于该团队成员给予“活圣人”的称号。
总结:农家虽然有“百家”之名,但无“百家”之实。更多时候只是作为一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而存在。是在国力衰微、社会动荡时群众自救的一种形式。
————节选自夏国国民教育版历史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