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有关大型造船厂的争论

可以说,在目前的「星联邦」,一座大型造船厂完全可以供养一座十万人级别的工业城市。

听起来很美好。

但问题是,这一切的前提是造船厂有订单,在运转。

在「星」舰队的宏观规划中,大型作战舰船只需要15艘,平均每个规划中的大型造船厂只能获得三艘的订单。

当造完了这些船后,后续订单无以为继,到那个时候,至少会造成五座工业城市的经济大萧条,数以万计的工人失业,所造成了连带影响无法估计。

到那个时候,为了保证联邦造船业的稳定,最高指挥部很有可能会继续给它们下订单,导致舰队规模不断膨胀。

到那个时候,联邦其余军事部门的生存空间都会遭到挤压,越来越沉重的舰队维护费会给联邦巨大的经济压力,损耗综合国力。

就算果断关闭,联邦还需要花费大量资源解决失业问题和民生问题。

这一切可能产生的后果就是因为舰队部门目前正在规划建造的五座大型造船厂!

面对陆战队部门的质询,舰队部门的一位高级军官另辟蹊径,从另一个方面论证了这项计划的正当性。

“陆战队部门缺乏足够的战略视野。”

“大型造船厂不是一夕之间建成的,目前的「星联邦」缺乏建造符合作战标准的大型作战舰船,这些战略性投资就是为了培养尽可能多的造船业专家,系统性地为「星联邦」搭建大型造船业的相关产业链。”

“这些都需要时间。”

“陆战队同僚的订单问题显然是缺乏专业性的,大型造船厂不止能建造大型军舰,还能建造万吨十万吨级别的大型货船,不必过度担心订单问题。”

“其次,我们需要保证拥有足够规模的造舰工业来应对「无限海」方向未知文明的威胁。”

“战争事务的重要性远高于经济问题,战争问题高于一切。”

“我们不能接受在最需要造舰工业的时候,后方告诉我们,没有能力。”

“为了避免这一风险,舰队部门认为,些许效率的损耗是有意义的,是必要的。”

辩论双方各执一词,都有一套比较完备的逻辑。

范季司令对此有些犯难,他最近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处理议题的能力下降了很多。

对于他来说,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