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双重身份理论

在动辄几年几十年的工作生涯中,你的上司大概率一直都是你的上司。

很多星族升职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上司升职了,连着把他带上去了。

按照一般的的管理学理论,在管理工作当中,一位管理者的核心下属(嫡系)一般不会超过10人,在5到7人之间属于正常。

如果你是一个50人大团队的领导者,最好的管理策略就是将其分层,可以是竖着分,把50人分为几个职责不同的小团队,你只需要管理小团队的队长,最多再加上一些重要人物。

也可以是横着分,设立条条框框,建立一个科层制管理体系,再在这套体系下拆分任务,进行分配。

一般来说,只要领导者靠谱,前者的效率普遍高于后者。

但是,在成千上万人,甚至上百万的超巨型组织中,后者的普遍效率远远高于前者,前者的管理结构仅限于小规模的组织。

所有人类社会的政府办公体系都采用了类似后者的结构。

唯一有所差别的可能就是在官僚选拔上的差异,对于做事的行政事务人员来说,基本没差。

「星」舰队当然也建立了一套标准的科层制管理体系,五大部门的行政等级是可以一一对应的。

在一个流动速度缓慢的体系中,就会出现所谓的部门意识,部门利益。

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演化和博弈后,「星」舰队和「星联邦」的管理体系以一种很特殊的方式结合到了一起。

它与所谓的贵族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传统贵族体系中,贵族在官员选拔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优势,因此,政府可以代表贵族的利益。

从表面上来看,「星联邦」就是一个标准的贵族管理体系,星族占据了所有高级管理者的岗位,其做出的决策也大多偏向于星族。

这是部分事实。

但星族与传统贵族的本质差别是,传统贵族还身处于其所管理的社会当中,传统贵族的社会评价体系与所管理的社会一致。

星族则完全不同,星族是超脱于「星联邦」的,普通星族在「星联邦」中几乎没有自己的利益,管理工作只是单纯的工作,不涉及任何个人利益,因为星族身处于一个截然不同的社会评价体系之中。

这意味着,作为高级管理者的星族对管理工作的态度是‘纯粹的’,星族就是‘无私的管理者’。

无论是对于联邦中低级管理者,还是普通联邦民众来说,拥有一个无私的管理阶层显然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这只是从「星联邦」管理体系的角度上看到的。

实际上,星族高级管理者,‘无私的管理阶层’只是其综合身份的一面。

小主,

另一面,他们又会受到星族管理体系的控制,在「星联邦」他们是最高领导,在「星」舰队他们却是基层员工。

社会管理学的星族学者们将这个现象称为「双重身份」。

这个成体系的社会管理学理论就是星族社会中着名的「双重身份理论」。

一位星族学者自豪地发言:“我们走在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