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各显神通的时候到了。
不准用开刃的刀剑是吧,那就从工厂定制铁棍,这东西没有军事威胁,打人又贼好使,实在不行的话用菜刀也可以。
不准穿盔甲是吧,那就专门定制一批塑料制的头盔和防护服,给人先穿上。
不准组织武装力量却又要求干警察的活是吧,招一批名义上的编外人员,给正式工的待遇,给他们特制的不算武器的武器,让他们去维护治安。
联邦的监察部门对上述三项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除非闹出了大问题,不然基本是默认状态,不会有风险,这逐渐成为了联邦管理体系内部的惯例。
下面的玩法就野了很多,地区管理人不缺聪明人,也不缺敢于实践的人。
很多地区干脆把警察的工作直接外包给民间团体,给它们一笔钱,要求他们保持辖区内的犯罪率不超过某一个值。
这种玩法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体现。
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方圆十平方千米只有一两个村庄或小集市,当地的管理人会专门聘请一两个专业人士,给他们发工资和装备,让他们负责这一块的治安。
这就全看这位专业人士的人品如何了,人品好的话,当地治安就好,人品坏的话,这家伙就很有可能成为村霸。
所以管理人一般会从当地人中挑选,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调查,一旦发现其腐败堕落,就可以上报联邦管理部门,到时候天兵降临,直接拿下。
但在繁忙的城镇,这种玩法就必然会导致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出现,而且大概率该组织和当地的管理人在背地里有深刻的联系,管理人就成了它的保护伞。
这类组织处理犯罪率的逻辑是捂住受害者的嘴,不让他们上报,没有上报就没有犯罪,很合理。
联邦管理部门对这类群体性武装外包持反对态度,发现一个消灭一个,基本不走司法程序,黑色死神过来当场就击毙了。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玩法,如安保社区化,向下分摊指标等等,根据其后果,联邦管理部门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作出不同的妥协。
从宏观看来,上述的所有方式有一个共同点,地区自治,其效率和透明度都有待验证。
形成这一情况的本质原因是,联邦管理部门的行政能力不足,星族投入到联邦管理部门的人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