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二名,赠送软甲一套,差不多就是铁布衫这种的。
第一名,那真是重头戏,就是从所有参加武林大会的宗门内选一个宗门,要一部武功秘籍。如果这个宗门不愿意出武功秘籍,那也可以,只要宗门拿出一处让对方满意的生意让给对方,就可以平了此事。
要不然,得这个第一名,也太没有挑战了。
就这个奖励,让一众小武修,趋之若鹜。
最后一次比试,在乾字比武场。
乾字比武场比离字比武场大了一倍,是原来武馆小武修的比武场。武馆的小武修是真的多,这次留下来的就有一半。
这次的比试异常激烈,一上午,只打了二十多场。下午打了三十多场。
我们都大开眼界。
果然,武林后辈中,人才辈出。
我上场前把自己的长枪卸下来的一节也接了上去,长枪的重量也加到了三百多斤重,等下场了,我再卸下来。我的枪技有了长足的进步,我感到,长枪越长越重,枪法运用越自如。
这次打了七天,我在第三天,对手是一个拿鞭的小武修,这个小武修,是一个武馆子弟,别看不起武馆,都是家族传承,很多都是家族子弟,收来的门外弟子,有些绝招是不外传的。
我见过他和别人对打,他的长鞭面对刀砍剑削,火星四射,毫无损伤,还能伤及对方的兵器,说明长鞭材料极不寻常,既要柔韧,还要刚强。
而且,其鞭法纯青,攻击范围广,角度变化无常,整个比武场成为了他的主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攻防守,长鞭如蛟龙出海,如长蛇入地,如飞虹,如魅影。
而且,这个小武修上场的方式也极其飒爽,他长鞭抛出,在空中旋腾,犹如一条巨蟒在空中腾飞,自己也身影随行,在空中双足踏上了长鞭,犹如乘骑蛟龙的仙人,棱空而来。
场下,众小武修喝彩声不绝于耳。
而我,拎着一杆大黑长枪从台下一步一步走上比武台。
自然,没有得到小武修们都欢呼。
我想,这些小武修一定在想,这个拿鞭的小武修占了便宜了。
上台互报来路,然后就开始比试。
这个小武修出手就是直鞭一击,直击我的中门。
问道。
我挺枪直刺他的鞭头。
道阻。
枪尖与鞭头相击,鞭头前击的力道被阻,此时,对面还有一半长鞭盘在手中。似乎早已预料到了我的招式,在对面击发出第一招时就开始蓄力。
第一招刚接触,就从鞭尾传过来一股向上的力道,鞭头从我枪尖脱飞而上,借着传过来的力道从我长枪的上方击来。
道善上。
我挺枪上挑,利用自身长枪的极长的优势,将对面的长鞭高高的架开。
道成空。
对面突然一抖长鞭,长鞭与我的长枪脱离,整个鞭身旋转着下落,如一条盘龙再次攻击向我中门。
追问。
此时,对面手中长鞭有几节飞出,带出大股力道向我扑来,同时,长鞭攻击方向延长。
我长枪迅速向盘旋着的长鞭盖压而下,丝毫不给他长鞭任何打开局面的机会。
莫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