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我们得到了一个偏高的预期,那么在后续实验中肯定以这个为标准,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预留一定安全区间,不会"猛踩油门"所以大概率也不会出大问题。不过,特定情况,比如:极限测试……
极有可能导致最后失败的就是这个,所以说布置有技术,他们需要找到一些特定的位置。
不过布置传感器不能由太多人进行,那样容易混乱,就像指挥大部队多线作战一样,容易造成"虚假的忙"中出错——这种情况可以借鉴边界递减效应,不过也不能完全借鉴,因为确实不排除有些人确实很会偷懒,这样就不符合理论条件了,比如:某某个组长的朋友或……
反正这些先撇开吧!
现在为了保证效率,减少布置人手,那么,多出来的人去哪里?
画图吧!画不完的结构优化图,虽然借助计算机画图不会"太"累,但工作时间一长也够呛,就像一直拿一个一斤的东西拿两个小时一样。
还多出来的人呢?嗐!哪里都有关系户嘛,那些审查数据是否出错的差事怎么样?计算机出错概率本来就非常低,而且即使审查出错也可以说眼花了,完全合情合理,最多批评一下,毕竟能在那么轻松的位置长期工作,不可能没点东西,只要不太过分,没人会自找麻烦。
"快收集完成了,我们不会失业吧?"秦岚问道。
"不至于,即使数据饱和了也可以继续,不过频率肯定会降下来"秦明远说道。
"而且,如果这里几乎结束,那么我们会被调到其它地方去,你不会以为只有这里吧?"
"很乐意听听高见"秦岚说道。
"之前那个机器人实验忘了吗?"秦明远说道。
"我设计电路很慢"秦岚说道。
"你以为这个需要你啊?最多让我们帮帮粗构图,收集数据,他们那边的数据空缺比较大,跟我们这里不同,我们以前收集了好几年,有不少积累"秦明远说道。
"明白明白"秦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