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上午九点,昆仑山……
这里部分地区已经被军方封锁了,军方给出的理由是:那些地方有强磁场,对人体有害,而且由于地磁异常,那些地方是没办法用指南针的,而且也很难向外发送有效信号,这无疑更容易迷路……总之,种种条件加持下这里合理的被封锁了!
没有民众抵触,因为他们早早就知道那里很危险,很多牲畜和人在那里失踪,早就没有人敢以身试险了。
秦岚已经到了原实验点。这里土地稍微干燥了便要立刻重启实验,看来目前挺重视这个项目的。她没有向上汇报自己关于往球形闪电内填充"加料"的想法,傻子才把自己想法全部说出来,更何况这个想法还不成熟,至少要成功一次,证明其合理性她才可能上报。
这次实验他们可是离得远了,毕竟那玩意儿会乱飘!同样的,电源也远离了,这样既安全又方便控制开关。
他们再度看到了球形闪电,它闪着光,划过弧线,以不怎么规则的圆圈轨迹运动着,有时也会偏离,基本无法捕捉准确路径。
但它飘舞的这一分多钟运动的总路程已经超过了四百米,这作为武器来讲勉强合格了吧,毕竟它的能量耗损也是非常低的。
像一般的激光武器经过几百米的损耗会降低不少能量,所以现在的舰载激光武器只能装样子,而且一旦启用要切断全舰大部分电力来加持它,还不如直接用舰载机炮拦截划算。不是说这样拦截更省钱,而是这样的断电行为对战舰是非常危险不智的!
他们想尝试加大能量供给以延长它存在的时间,让它运动更远的距离,虽然仅仅是猜测罢了……
第二次实验加大了能量输出,其实就是闪电定型后继续给它"加量"的时间延长,这样应该可以吧?他们这个猜想是临时起意,没有任何理论支撑,所以不敢肯定。
然而这次闪电确实存在了更久,却与他们想的不一样,它好像有点懒,不怎么想动,移动的特别缓慢,跟走路差不多吧,而且并没有大概轨迹,左一下,右一下飘来飘去……
秦岚下了个冒险的命令:以定向电场"推"它,尝试让它定向移动。
电场产生并集中向球形闪电后,球形闪电一开始还真是缓慢定向移动。但它运动十米不到后突然闪烁了一下,速度变慢,然后顿了一下,往回加速飞来!
它速度不快,秦岚命令反转电场方向,球形闪电又减速,很快便顿住了,而后又往原方向而去,过了一会儿后再次闪烁一下,减速,顿住,然后,啪啦一声打到地面……
秦岚看着这一幕,这种有规律的情况必然是可以用科学方法解释的!
得好好想想,或许又有什么用呢?
它的反复运动必然是电场对它力的改变造成的,然而它有一段运动改变并不是电场方向改变造成,也就是说,它自己表现出来的电性变化了,可是……即便它作为强导体感应出来的电荷也是有正有负才对,也就是说如果是产生了一个拉力的话,必然还会产生一个推力,而且这个推力与拉力无限接近才对,除非电场只对"外表面"表现出的电荷作用,这可能吗?这种感应电荷形成的理论就是电场对两种电荷作用力不同使电荷在不同端堆积形成的。
除非电荷产生后便立刻因为某种因素被屏蔽在内部,这样就只表现出表面的电性,怎么感觉有点怪呢……
今日份实验结束了,他们需要整理今天看到的东西,并写一些报告,组织并没有硬性规定写报告,这个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为了备忘,所以他们一般会将自己的想法写的比较细致。秦岚也是要写的,自己写自己的,到一定时间后大家把想法拿出来,传看交流,这个研究组是没有什么谁功劳必定要更大的!这是秦岚自己许诺过了的话,这样他们才不会为了什么功劳而藏拙,秦岚自己都会把想法拿出去,不是装样子的那种!
至于为什么不再实验?他们成功激发了两次,然后电池电量就不足以进行下次实验了。原本可以支持三次实验的电能只进行了两次实验就不够了,什么原因自己想吧……
……
p4此时已经展开了计划,基因导弹的特异性部分都是由核心人员操作的,他们也获取了U国人基因数据,与全球人类基因比对找出"特别"的长片段以其"定位"作为精准打击的"坐标"。
这些坐标不是随便来的,这个长段必须是可以表达出来的有意义片段,那种无意义的片段,比如某种病毒基因与人类基因共生后的产物根本不能用。
范围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多,由于病毒比较笨,没办法看到细胞内部的蛋白质,所以它们的"坐标"一般只能是膜蛋白,这无疑能很大程度上缩小筛选的范围。
为了应对U国的不同威胁等级,他们也区分了膜蛋白的种类,需要提一句的是,各种细胞的膜蛋白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细胞被感染时的致命性也不同。一般我们认为感染脑细胞的病毒是无解的,因为那里是免疫盲区!需要神经细胞指令允许后免疫细胞才能进入,可被感染的神经细胞可能已经"叛变"了,对于这点,狂犬病毒有绝对话语权,现在所有的应对"它"的手段都要求"提前"预防,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自己想吧!
小主,
还有攻击免疫系统的病毒也属于高危病毒,其实最好还是埃博拉病毒那样让人连预防都做不到,因为人体内大部分免疫系统需要时间启动(为了节省能量,人体能免疫系统平时处于"低档"状态),在埃博拉的速度面前自身免疫和疫苗这些都是空谈,只要给它找好能承受住毒性的中介体,比如蚊虫这种分部广数量多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