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什么?
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思乡游子;
是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的文人风骨;
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倾城国色;
亦是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的愁苦别离。
书不尽洛阳趣事,道不明花都繁华。
洛阳古城,自古唐而入暮年,却依旧在唐国的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人说洛阳繁华不比长安、富庶不比琅琊、秀丽不比轻亭、愁苦不比浔阳。
但洛阳却始终是洛阳,居天下之中,睹王朝更替,岁月流转,老城安宁。
李牧从来都没有来过洛阳,但他却在古书之上见过无数次这座老城。
花开半夏,是为花城;
雪落枝头,即言神都。
此时的洛阳,并没有花开遍地,也没有飞雪飘舞。但李牧却清楚,此时的洛阳依旧是最好的时节。
一年四季,【神都】却有两种意味。
一是年关将至,雪映万家灯火,繁华满目;
二是柳絮飘零,白絮落满长街,少女含笑。
李牧微微抬头,柳絮飘落脸旁,但他并不觉得厌烦,只觉得轻轻柔柔有些安宁。
城门的角落,一个年岁不大的幼童正坐在角落之中,看着满街的柳絮怔怔出神。
幼童面容稚嫩,身穿素白色的衣袍,头上歪歪扭扭的带着私塾的绣帽,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他的手中捧着几张色泽材质都不一样的宣纸,一边看着街道上来往的人群,一边愁眉苦脸。
李牧走入城中,却发现不管是城门的守卫官兵还是来往的百姓小贩,都对自己视而不见。就好像自己是一道无人能够察觉的虚影,在这座老城中独自一人游荡着。
走进城门角落,李牧听清楚了这位和王莫言七分相似的幼童在喃喃自语些什么:
“洛阳里的文人才子衣冠禽兽这么多,怎么就没几个人识货的呢?这上好的宣纸一沓又一沓,都快堆成山了也没卖出去几张。唉,今晚又要喝西北风了。”
李牧这时候才意识到,这个年幼的王莫言其实并不是在发呆,而是在摆摊叫卖。只不过在这种不起眼的角落,哪怕他身后的宣纸一沓又一沓,足足装满了两筐,却始终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