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晋国要救郑

晋国都城新绛,宏伟壮丽的相国府邸内,一片繁忙景象。

晋国相赵无恤端坐在那张巨大而庄重的桌案之后,然而此刻,他的面前却堆满了如山般的奏折,层层叠叠地堆积起来,几乎完全遮挡住了他的视线。

近几个月来,晋楚两国之间的关系愈发剑拔弩张,紧张局势不断升级。

如今,双方均已不再掩饰各自在国内大规模调度物资和集结军队的行动。

毫无疑问,晋楚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战争,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为了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鏖战中确保己方拥有更大的胜算,晋国不惜倾尽全力,甚至连这些年来通过变法积攒下来的家底也毫无保留地全部投入其中。

大量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晋楚边境地区,以保障前线士兵们的军需供应。

同时,刚刚结束秋收的众多晋国百姓也都被征召参军,眼下正夜以继日地进行着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只为能够在战场上克敌制胜、保家卫国。

正因如此,这段时间里,赵无恤每天需要处理的政务简直多得数不胜数。

从清晨到日暮,他始终埋头于那堆积如山的奏折之中,仔细审阅每一份文件,认真批示每一项决策。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仿佛整个人都快要累虚脱了一般,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赵无恤缓缓放下手中紧握的朱笔,而后,他略显疲惫地靠向身后的椅子,伸出双手轻柔地揉捏起自己紧皱的眉头,试图舒缓因长时间处理政务而倍感疲劳的双目。

待稍作歇息后,赵无恤再次将目光投向眼前那堆积如山、亟待处理的政务文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与自嘲之情:

“听闻那楚王熊章竟对权势毫无贪恋之心,极为有魄力地将楚国一应政务悉数交托于楚国七卿打理,如此这般魄力,实乃令人钦佩不已!相比之下,我赵无恤自愧弗如啊……”

这些年,赵氏本就是通过篡权才得以掌控晋国的大权,身为篡权者,又怎敢轻易将费尽心力得来的权力拱手让与他人分享呢?

尽管内心深处对楚王熊章的豁达大度充满羡慕,但赵无恤深知自己所处之境与楚王大相径庭。

在这波谲云诡、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旋涡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万劫不复。

因此,即便明知放权或许能减轻自身负担,提高理政效率,可他终究还是没有那份勇气去效仿楚王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