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罗真人,当真是耗费了巨大的心力。他不仅慷慨地取出自己珍藏多年、价值不菲的好几味珍稀草药来为武大郎疗伤治病,更是亲自悉心照料,不敢有丝毫懈怠。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
又是一日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罗真人面色略显凝重,一大早就匆匆寻到了潘金莲,并开口问道:“潘夫人,不知您今日是否有空呢?老道有些要紧之话,欲与您好好谈一谈。”
潘金莲见状,心头不禁涌起一丝疑惑,但见罗真人神情严肃不似玩笑,便也未多做迟疑,应声道:“真人既有要事相商,妾身自当听从安排。”言罢,她便跟随罗真人一同朝着道观的后山走去。
这道观的后山平日里人迹罕至,环境清幽宁静。行不多时,一座简陋的茅草屋映入眼帘。原来此处便是罗真人平素闭关清修之所。
潘金莲轻移莲步,来到那座破旧的茅草屋前。只见屋门大开,她透过敞开的门扉,好奇地向屋内张望。
屋内陈设极为简陋,仅有一张粗糙的木床靠墙摆放,床上铺着单薄且略显陈旧的被褥。除此之外,屋子中央还放置着一张木质供桌,桌上供奉着一尊神像。那尊神像面容威严,令人心生敬畏。潘金莲定睛一看,认出这乃是道教三清之一的元始天尊。
然而,此时的她心中充满疑惑,不明白罗真人为何要带自己来到这个地方,也不清楚他究竟有何话语想要对自己诉说。于是,她将目光转向站在一旁的罗真人,眼中流露出不解与好奇。
罗真人静静地凝视着潘金莲,沉默片刻后,终于缓缓开口道:“潘夫人,老道深知您并非寻常之人。今日请您到此,实乃有要事相商。”
潘金莲听闻此言,不禁感到十分诧异,但仍礼貌地回应道:“哦?罗仙师,不知您所言之重要之事究竟是什么呢?您屡次拯救我的夫君于危难之中,若有事需妾身相助,妾身定当竭尽全力。”
听到潘金莲如此爽快的回答,罗真人满意地点了点头,脸色却越发凝重起来。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潘夫人,昨夜老道夜观天象,竟发现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四星连珠之象。”
潘金莲一脸迷茫地望着天空中的四星连珠景象,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她转头看向身旁的罗真人,轻声问道:“不知这奇特的天象究竟有何深意呢?还请真人赐教一二。”
罗真人凝视着那四颗紧密相连的星星,不禁深深叹息一声,缓缓开口道:“此乃四星连珠之象,实非吉祥之兆啊。它象征着阴气逐渐积聚,而阳气则受到压抑,预示着天下即将陷入混乱与动荡之中。”
然而,潘金莲听完这番话后,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惊讶之色。她凭借自己对未来历史发展的了解,早已洞悉这乱世将至的趋势。
的确如罗真人所言,此时的大宋王朝和大辽国内部皆是奸臣当道,那些贪婪无度、权倾朝野的佞臣们肆意欺压百姓;而两国的皇帝更是昏庸无能,整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致使国家日益衰败,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北方的金国势力正迅速崛起,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南方这片富饶的土地,野心勃勃地企图吞并他国,拓展疆土。可以说,整个天下已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战乱频繁爆发,人民流离失所,生计艰难。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潘金莲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罗真人的观点:“真人所言极是,如今这世道的确乱得不成样子。大宋和大辽都已病入膏肓,内忧外患不断。若再不想办法拯救苍生,恐怕黎民百姓将永无宁日。”
这时,罗真人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紧锁住潘金莲,语气坚定地说道:“潘夫人既已知晓当下天下局势,想必也能明白其中利害关系。老夫后来通过一番精心占卜,竟意外发现此次大乱并非毫无转机可言。冥冥之中似有一线希望尚存,或可挽救黎明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哦?那这一线希望究竟是什么呢?”潘金莲眨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满脸好奇地追问道。
只见罗真人缓缓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老道目前也不甚清楚,但我能感觉到,夫人您绝非普通之人。所以还望夫人能够应允老道一件事,倘若日后您有机会拯救这天下苍生,恳请您一定要出手相助,让这些黎民百姓得以摆脱这场战乱带来的苦难。”
潘金莲听闻此言,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回答道:“罗真人请放心,如果将来我真的具备那样的能力,定当竭尽全力去救助那些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
听到潘金莲如此坚定的承诺,罗真人终于露出了欣慰而又满意的笑容,并轻轻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和赞许。
随后,潘金莲向罗真人辞别,转身缓缓离去。然而就在她渐行渐远之时,罗真人却目不转睛地紧盯着她的背影,开始默默地掐算起手指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突然间,罗真人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惊喜之色,他情不自禁地压低声音喃喃自语道:“哈哈,看来我长久以来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果真是她!此女命中注定将会成为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的关键人物。”
片刻后,他眉头紧皱,目光焦虑地凝视着远方,嘴里喃喃自语道:“必须得想办法让她尽快离开这个地方才行啊!再拖延下去,时间恐怕真的要不够用了。”
就这样,时间匆匆流逝,转眼间便过去了三日。这一天,经过罗真人仔细地一番检查过后,终于得出结论——武大郎的伤势已然稳定下来了。
既然如此,继续留在这儿也起不了太大作用。思及此处,潘金莲当机立断,决定立刻动身返回梁山泊,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