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将不会再纸上谈兵,盲目臆想;天下官吏,也将可以把大唐律法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不再会出现冤假错案,不再会出现徇私舞弊,更不会出现贪慕受贿;即便是普通百姓,也会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我提升!
更何况,这些都不是独立的,你今日可能是读书人,后日可能便登上了天子堂,亦或者今日你是百姓,明日便是读书人·······
如此,一个人能够从始至终的惯行知行合一,那么这天下,将会比历朝历代的人间都要精彩!!!
四周,寂静。
无言,无声。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颅,都在思索着,理解着,吸收着这些话。
张楚心里,也舒了口气。
说实话,这样的大课,他真的准备了很久,也想了很久,他知道,自己当是要做些什么。
对这些大唐少年。
虽说,他们大多不是民学子弟,但也正是因为他们不是民学子弟,更要上心些,毕竟,今后大唐是由他们组成的,这些国子监学子里,不知多少人,会成为大唐官吏。
而更何况,他们身后的父辈,家庭········可以说是深深影响着这个天下。
迟早,他们也会登堂入室,也会身着红袍,就算不身着红袍,也将会成为影响一县,一城的乡绅。
张楚从来没有寄希望过改变那些世族门阀,那些大唐官吏的行为准则,因为他深知,改变一个成年人,太难了,相对于而言,改变这些还没有雕琢成型的少年人,要简单很多。
“论语,原本也不过那么几句话。”
“何其简单明了?”
“但现在,你们再翻一翻论语之书,各种注解,各种解释,各种拓展,让论语原本简单易懂的道理,都变得生涩无比。”
“读书啊,不是真的对这一本书,皓首穷经。”
“要知道,论语成书,也是在孔子遨游诸国,一步步丈量凝结出来的,可到了现在,你们怎么只记得抱着书本,却忘记了亲自丈量呐?”
“书里天天说爱民,说民为本。”
“可,现在的读书人,都已忘记了民在哪里。”
“民在书里吗?!民不在书里!!!民在田野间,民在道路上,民在长安里,民也在长安外,民,随处可见,可民,独独就不在书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楚笑了,他的目光,落在了国子监一众学子身上。
“这一课,说是某家入春民学第一课,其实,某家真正想要讲给的人,便是你们这些国子监学子啊。”
张楚感慨。
孔颖达也笑了,刚才,他便是有这方面的猜测,果不其然,正是如此。
他没有犹豫,直接拱手:“老朽,谢过张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