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大唐的稷下学宫!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

毕竟,此事事关重大,陛下的抉择,绝对不会因为一场讨论,一次开坛,便随便决定,事后,世族门阀只需要展现出自己对王朝,对陛下的些许好处,就能再一次影响陛下的抉择。

“想要大治,教化百姓,人人为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有欺骗,再无纷争。”一直沉默的玄空,也开口了。

他从佛家角度,阐述了大治之法。

自然,李淳风也不甘示弱,同样以对道经典籍的高深理解,讲出了自己对大治的想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虞世南双眸一亮,自也从儒学角度,搬出了圣人之训,毕竟,在这一块,儒家是无敌的。

裴行俭虽是年幼,但不卑不亢,这个时候,他代表民学站了出来。

毕竟,不论是民学医科何兴友,还是说民学民科吕亮黄平,在理论这方面都有欠缺。

裴行俭以民为题,以农切入,再具体于筒车,印刷,曲辕犁等物件,道出大治之根本,在于百姓,在于民!

张楚不断颔首。

李世民,李渊,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也都是眼眸颇为明亮,从中他们还真学到了不少以往他们不曾注意过的地方。

亦或者,他们从不同人口中,得出了不少以其他角度观天下的见解,这些对他们治理天下,处理政事,大有裨益。

“是啊。”张楚深吸口气。

“人人向善,为大治,忠孝仁义为大治,清静无为为大治,立根于民,为大治。”

“但,不论如何,这一切的根脚,就是在于民,在于百姓。”

“正如之前所说的那些劝农之文章,他们的落脚虽也是在于民,在于百姓,只是,他们却不懂民,不懂百姓。”

“如此,到了现在,便可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依靠百姓,接近百姓,深入百姓,了解百姓。”

“一言以蔽之,便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不论是吏治清明与否,还是说教化开明与否,亦或者说是激发百姓向善向佛之心,绝对都不能落在空谈,落在空中,必须必须,真抓实干的,扎根于百姓!”

“此,乃基础,也是,基石,也是,吾等学说为何称之为民学的缘故啊。”

张楚重重吐了口气,一字一顿的阐述道。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所有人的瞳孔,骤是一圆。

李世民嘴唇微干,谁都知道,想要繁盛,就要保持清明,惩处贪腐,严查枉法,但,这人人都知道的问题,却没有人指导,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李世民平常没少独自揣摩,思索,可,却总感觉脑海中有一团迷雾,困扰于他!

但现在,李世民突然惊觉,这句话,似乎是驱散迷雾,寻到根本之法的钥匙。

若是天下官吏,都真的做到了这十个字,那么,这天下,岂不是永远都是朗朗乾坤?

孔颖达眉角一颤,眉头紧蹙。

自己这些天,一直在思索,在考量,如何让儒学重新焕发光彩,浴火重生,蜕变成功,可,千百年儒学之辉煌,无人教过他如何对待儒学式微之事。

刚才,那些他们平日引以为傲的劝学文章,也被抨击的体无完肤,这让孔颖达更是焦躁。

但,当他心中重复过这句话后,却骤然惊醒,想要让儒学重新崛起,那还不容易么?

就是这般啊!!!

无他,因为民学就是这么做的,而民学已经验证了这十个字的效果,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民学依靠此言,犹如烈火燃烧燎原,如此,儒学想要重新崛起,那里还需要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的思索其他路子?

民学,已给他们走出了路啊。

跟着民学,深入百姓,便是儒学的浴火之路啊!!!

玄空,李淳风心中也都品味着这十个字,一时久久不言。

百姓!

民!

从中来,到里去!

若是把自己和百姓捆绑于一起,融合于一起,天下,岂不就是如同大江大河,任由自己遨游,任由佛道遨游么?!!!

正所谓,投民一念起,刹觉天地宽!!!

“哈哈哈······”

一片寂静下,李渊突然仰天长笑:“善,大善!此乃······大治之根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