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总督马士英无疑是追求个人私欲的典型代表,他积极寻求拥立新君的机会,以期借此实现个人政治地位的飞跃。
他们意在支持福王。
第二类是则是基于政治派别的考量,试图推举一位符合自身利益的君主,更侧重于寻找一位易于驾驭、能够促进本派利益最大化的合作者。
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势力,则更多地从政治派别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意图推举一位能够巩固并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新君。
钱谦益作为东林党的核心人物,其影响力广泛,他们意在支持潞王。
随后,兵部侍郎吕大器极力支持钱谦益的提议,右都御史张慎言、正詹事姜曰广等重量级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兵部尚书史可法也对潞王表示了倾向性意见,这进一步增加了潞王继位的可能性。
当时,关于福王和潞王的比较,马士英就此问题,问史可法。
史可法答:“福王则七不可,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千预有司也。唯潞王讳常涝,素有贤名,虽穆宗之后,然昭穆亦不远也。”
言下之意就是福王虽然伦理“近”,但昏聩不堪;潞王虽“疏”,但贤明,可担中兴之任。正因如此,史可法才如此犹豫。
史可法的犹豫不决,致使马士英趁机带着一群武人,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及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共同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监国。
马士英几人迎立福王朱由崧后,在南京进行了较为隆重的监国大典。
监国大的仪式,首先是行告天礼。然后,祝文被虔诚地焚烧于祭坛之上。
随后,朱由崧缓步登上金碧辉煌的殿堂,以监国之尊,威严地接受着群臣的深深四拜。至此,明王朝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
……
黄伦了解了大概情况之后,饭也吃完了。
随后,姚云也告辞而去。
黄伦一个人,细细思量,他觉得,可以借一下东林党人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