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庸到州府吉首,公路也就二百来公里,火车才不到二百公里。
那时候啊,火车客运只有慢车,每小时跑五十多公里,沿途得停靠七八个小站,到目的地得五个多小时,不过比公路客运还是快了两个小时呢。
上午九点钟,阳光正好洒落在大庸火车站的站前广场上,照亮了每一个匆匆赶路的行人。随着火车汽笛的一声长鸣,列车缓缓驶出站台,向着目的地进发。
车轮滚滚,当指针快要指向下午三点的时候,火车终于抵达了首火车站。
早已等候在此的,是州委宣传部新闻科的覃科长以及办公室的小车司机老罗。他们两人一看到张聪走出车站出口,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其实,对于这两位前来接站的人,张聪并不陌生。早在去年报送思想政治工作典型材料的时候,他就与他们打过交道。
尤其是那位覃科长,更是给张聪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覃科长身材中等,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据说那副眼镜足有六百多度,他整日都架在鼻梁上,只有在洗漱和睡觉的时候才会摘下。
若是没有这副眼镜,他看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模糊不清。也正因如此,这副眼镜几乎成为了他形象的一部分。
说起这位覃科长,那可是州委机关里出了名的厉害角色。他文笔出众,堪称是最出色的笔杆子之一。
但凡州委要召开大型会议,他必定会担任材料组组长一职,负责严格把关并审核所有的会议材料。其专业水平之高、要求之严,在整个州委都是赫赫有名的。
回想起当初报送那份名为《庄尔河善念日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典型材料时,张聪至今仍心有余悸。
也许是因为,他已经无数次地从满老师那里听闻了对于这位学生的称赞之词,满老师总是在他面前将这个学生夸得天花乱坠,说其在写作方面极具天赋和灵性,未来可谓是前程似锦、无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