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故意刁难?

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专业人士来做,回去问问那两位业务股的专家,如果他们也没有办法,那就只能问下文物局的专家了。

既然主持地方志办公室的工作,在其位谋其政,还是要做一点事情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薪水。

同理,黄林镇的那座牌坊也面临着风化的侵蚀,毕竟已经四百多年了。

‘那个黄林倒是一个文人雅士,又是进士,只是历史上怎么没有什么名气?’

返回办公室之后,谢凌风询问了业务股的两位专业人士,对方也发现了风化的问题,但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看样子就只能寻求文物局的帮助了。

“主任,有个情况我需要给您汇报下。”

下午,综合股另外一人李燕进来汇报工作,她主要负责办公室的财务。整个地方志办公室仅有七人,当然也没有什么会计出纳之分,李燕一人就充当了两个角色,而综合股由主任亲自主管。

“什么事儿?”谢凌风停下手上的动作问道。

“主任,现在已经是六月底了,按照以前的惯例,办公室下半年的经费应该在六月初就会收到,但时至今日,我这里仍然没有收到任何款项。再不下来,我那里堆积的油费都无法报销了。”

地方志办公室虽然是事业单位,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县政府下辖的事业单位之一,其主要经济来源是县财政补助,具体而言就是由县财政局拨款,包括人员的工资,都是由县财政局比照公务员标准按月支付。

其经费,每年分上下两个半年,分别在头年的十二月初下拨下年度上半年经费,六月初下拨下半年度的经费(ps:这是作者杜撰的,请懂行的读者不要较真)。

不多,一年也就二十万左右,算下来一年十二个月月均一万都不到,少得可怜,还包括了办公室的活动经费、油费等,可以说,连大家平时用车都要斤斤计较,至于聚餐什么的,往往只能年初和年末春节前才敢搞一次。

这就是地方志办公室等冷衙门的现状,所以说,很多年轻人根本就不愿意到这种单位来,到现在,即使缺编一人,去年也只有何文霖一人到位。

至于工资,也只有财政标准规定的工资,并没有什么福利之说,即使想高一点灰色收入,也没有渠道,更勿论什么别人给什么好处费了。

地方志办公室,有哪个需要上门求着办事的?

至少到现在,谢凌风上任将近两月了,除了他们七个人,并没有看到第八个人踏足办公室的门槛。

冷衙门的悲哀。

“以前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吗?”

“没有,以前即使晚点,至多一个星期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