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秦国必为正义而战

“除去刀鞘,刀柄也得用更便宜材料替换。”** 吩咐说。“梧桐木或其他便宜材质,缠一些皮条就行了。”

“侯爷,如此简单应付,恐有失品相。”田舟提出反对。

“哪来什么品相不品相,刀就是用来砍人的。”** 冷淡答道,“锋利耐用就好。”

一匹快马疾驰而来。“侯爷,太子命小人通报有贵客来访。”** 想,丘林的人来了?

不久,在一座华丽的大厅里,扶苏热情迎接了两位使者。茶香氤氲,扶苏对二人远道而来的辛苦表示关心,并提到自己全权处理此事。使者的拘谨逐渐消退,在扶苏温和的态度感染下开始放松交流。

谈及北地庄稼,一位使臣感慨秦国丰饶,言语间难掩羡慕。另一人叹气,提及部落面临 ** 和抢夺的问题。

此时,** 昂首走进大殿。他自我介绍后转向两人:“您俩可是来自丘林部?”

“属下是左都侯狐鹿姑、右都侯提呼屠,见过秦国贵人。”双方互相寒暄,** 一眼看出他们身份特殊且现状堪虞。

“秦国会为您们主持公义。东胡欺凌无辜,我们绝不袖手旁观。”

话毕,两名使者深受感动,泪目请求秦国协助,甚至跪求。

** 故意流露同情之意,“请起来吧。秦国必为正义而战。”

待侍女再次奉上春茶时,** 话题轻转,问道茶叶如何,使者则赞美秦国富足,令人为之羡。

但暗中留意到其衣服细节及饮茶习惯,心中怀疑他们或有私货买卖的习惯。

在遥远的北境,寒冷无情的冬日中,战士们戍守边疆备尝艰辛。如此辛劳怎能一无所获?

两地物产相辅相成,边境贸易显得格外繁盛。不战时暗中交换物品,战时也不放过机会,战后更是欢喜地恢复往来。

战场上奋力拼杀是职责所在,然而卸下盔甲后谁又能不为家中老小与亲族生计奔波?

「丘林部落的事情我们秦国会过问到底。」

对方试探道:“不知二位需要什么,尽管提出来。”

某位 ** 答曰:“我会视情况尽量满足。”

狐鹿姑急切地说出他们需求:“愿用我们的牲畜换取储存耐久的食物和一些盐、茶,如果上官恩准,我们还希望能够交换铁器。”

另一人接口补充:“恳请秦国为我部主持公道,归还被东胡夺取的土地,不然族人们无法生存。”

蒙恬听闻此言,缓缓点头不表态——他既是北方大军统帅,又是北地走私之王,东胡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每年进贡不少,要轻易断了这条线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