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契丹血花。

少年战歌 步枪子弹 3051 字 1个月前

城内的守军是五百步甲,四千多辅兵跟役。如今五百步甲已经被打死一半,四千多辅兵杂役也被打死七百多,四面城墙中有三面落入明军手里。溪军精锐心如死灰,暗道自己坚守的这个屯堡,眼看要守不住了。

那个萧天麻突然想起前年的一个传说,据说前年百招讨使杀入沧州的大沟城时候,就遇到了一支全是火器的部队。那部队把攻城的耶侓红光杀的大败,最后耶侓红光一战就把百招讨使勇士全送给了宋军做战功,只有一千千杂兵逃了回去。难道自己遇到的,就是这支宋军?想着想着,这个萧天麻京害怕起来。

契丹兵的血肉之躯怎么经得住火枪的密集射击?契丹兵丢下了五百多具尸体后,再不敢往南城墙反击。他们躲到北城墙附近,惊疑不定地试图做最后的坚守。等待他们,是一万手举步枪的虎贲师士兵。虎贲师的士兵们一个接一个涌上了城头,手举步枪朝北城墙的契丹兵压了过去。

城墙的内侧没有雉堞,密集聚集在北城墙上的契丹兵成为了虎贲师士兵最好的靶子。选锋团的前排士兵们最先进入了射程,在两百米外举枪射击。仅仅是前排两百多人的一次齐射,就又活活打死了一百多试图死守北城墙的契丹士兵士兵。

眼看着,四面城墙都要被宋军占领。契丹兵的首领萧天麻一看宋军这摧枯拉朽的攻势,再没有困兽犹斗的信心。他大叫一声“退兵!”就从北城墙上跳了下去。在地面上滚了一圈,他爬起来撒腿往北面逃去。

看到首领逃跑,契丹兵们的斗志崩溃了。短短一个上午,已经有一千多契丹军士兵死在了明军的手上,这仗怎么打?首领萧天麻一逃,契丹的辅兵和杂役们就再无斗志了。这些辅兵和杂役虽然面对宋军有优越感,但在事实的重击面前,他们的士气也是极其有限的。兵败如山倒。北城墙上的一千多契丹兵丢了旗帜、军鼓和号角,跟着萧天麻跳了下去。屯堡里的两千多契丹兵见萧天麻逃了,也不再负隅顽抗,争先恐后地冲上了北城墙,从城墙上跳下去,往城外逃去。

契丹军像跳海的企鹅群一样齐齐跳下五米多高的城墙,在地上滚几圈,爬起来朝萧天麻追去。屯堡外面是松软的泥土地,不比得后世的水泥地,契丹兵从五米高跳下来不会摔死。不过还是有个别运气不好的契丹兵摔断了腿,倒地喊叫不已。

选锋团的士兵们不断往前压,朝逃跑的契丹兵群不断开火射击。开始时候只有几百选锋团士兵进入火力射程,但很快后面的士兵就跑了上去。他们冲到东、西两侧城墙的北面,朝逃跑的契丹军射击。

契丹军逃亡过程中被城墙上的选锋团打击,更加慌乱。逃跑的契丹军像是一群涌动的蚂蚁,不断有人中弹倒下。后面的人依旧在往城墙上冲,希望能从北城墙逃出生天。但上城墙的石阶宽度有限,一次只能通行三人,契丹兵挤在石阶下面,成为了选锋团士兵最好的靶子。

原先就站在城墙上的一千多契丹军直接跳墙,全部逃出去了。后面逃得快的两千多契丹军也大多爬上了城墙,跳了下去。而本来还在和选锋团对射,处在屯堡南面的一千契丹兵就没有那么运气了。通往城墙的石阶宽度有限,他们挤在石阶下面挤不上去,被选锋团士兵一枪一枪的撂倒。

血花像是齐放的烟花,在拥挤的契丹军士兵身上不停地绽放出来。这已经不是战争了,这是屠杀。随着选锋团士兵的射击,尸体在北城墙下面越堆越厚,最后每一块地面上都堆了两、三层清军尸体。血流汇集在一起,像是小溪,在城墙的墙角下流动。

四千契丹兵在北城墙下面又抛下八、九多具尸体,只有三千人逃出了这座小小的屯堡。最后,没逃出城墙的契丹兵全部被打死了,战场上安静下来。杨八妹爬上城墙看了看战场,大喊一声:“选锋团上马追杀溃兵!”

两千名选锋团士兵立刻行动起来,回到南城墙从梯子上爬了起来,在火炮阵地后面找到了自己的战马。他们策马往北面冲杀过去,追击契丹军溃兵。选锋团往北面驰骋,分成十股搜索契丹的溃兵。追了两刻钟,一股骑兵遇到了跟随着萧天麻往东北方向逃跑的契丹军队。

选锋团士兵想冲上去骑砍,那些契丹兵辅兵却调转身来射箭,逼退了选锋团的士兵。骑兵们在一百米外停下马,给步枪上膛,朝契丹兵士兵们射击。逃跑的契丹兵群中又响起一片惨叫,一百多契丹士兵中弹身亡。契丹兵惊惶失措,再不敢成建制逃跑,纷纷作鸟兽散。选锋团的士兵哈哈大笑,跳下马割取首级,把首级挂在马鞍上,然后再策马追逐溃兵,用步枪一一射杀散开逃亡的契丹兵。

又是一场屠杀。最后等这两百多骑兵停止了追逐策马,挂着首级骑回屯堡时候,已经追斩了八百多契丹兵。骑兵回来后,城中的契丹兵首级也已经被割完。杨八妹算了算首级,发现这一战击杀了二千四百四十一个契丹兵,擒获了三百四十二个鞑子伤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一场大胜。

而杨八妹这边,则有三十七人轻伤,十七人重伤,十四人阵亡。这些伤亡,都是契丹兵的弓箭手造成的。杨鹏看着伤亡,也安慰一下杨八妹,暗道这一战回去后要让铁匠为士兵们打造更坚固的铠甲,减少和契丹兵对射的伤亡。

杨八妹将伤员交给申余吉的医疗队,让军医们抓紧时间救治伤员。申余吉的外科郎中们赶紧动员起来,在屯堡中清理屋舍布置战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