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关东城拒绝了收他儿子做小童,李四媳妇这几日有些躲着他们。他自认为为着她们家着想,毕竟有能力的话,谁愿意骨肉分离?
再说李四媳妇看到的只是一面,真做了小童,自由,命运都不在自己身上,他并不认为这是一条好的出路。
奈何妇人之见他不好解释,索性就当作看不见,往后离开,应该也不会再有见面的时候。
他唏嘘的驾着马车从村里的小道上慢慢驶出,离开了这个地方。
北山下村慢慢的落在身后,没有人回头,他们也就没有发现,身后一双双羡慕的眼神。
再次上路,关东城谨慎了许多,驾车的时候速度控制的很均衡,再不会如前面一样时快时慢。
离开了村子,方间明几个脑袋就从车厢门上伸了出来,开始东一句西一句的聊了起来。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比起进村子,他们还是喜欢在野地里安营扎寨。
关东城取笑他们,当初车坏了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惹来一群反驳,他笑笑不说话,任由他们换了话题。
虽说马车加固修理的的,可关东城和他们商量着,往前走若是有合适的,他们还是换个车架比较安全。
这个问题大家都没有意见,当初摔车的危险大家可是记忆犹新,死都不会忘记。那一瞬间的生死难料,着实让人长记性,怎么会反对?
就这么说好后,几人愉快的往前面镇子驶去。
关东城虽然没说,其实他也喜欢自己行动,这几日在村里可是把他难受的够,李四家虽说是让出了一间屋子,可那床上稻草,一翻身就响,他睡的很不习惯。卫生就更不要说,至今他还觉着自己身上有虱子在爬,想快点洗澡。
人家条件也确实有限,寄人篱下的日子还有什么可挑的?
这也是他们急着走的原因之一。
关东城他们路上在经历九九八十一难,那头登州府方府终于收到了他们出发时给家里写的书信。
方夫人听说他们已经在返程的路上,哪里还坐的住,连忙招呼身边的妈妈把客房收拾出来。
夫子已经好吃好喝的在府上住了一段时间,就等着他们早点回来上课。
指挥人下去整理院子,她这会儿又掰着指头算日子,看看他们走到了哪里。
算来算去,按理说也快到登州境内了,可各地的管事并没有消息传回,显然他们还离的远。
这么一想,方夫人心里开始担心起他们路上的安全来。一时后悔没有早点安排人去接,这回几个年轻人自己出门,不知道会不会让人宰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