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却微微摇头,道:“大人,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信中所述之人,位高权重,若贸然上报,恐打草惊蛇。我们需暗中调查,收集更多证据。”
包拯闻言,陷入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好,就按公孙先生所言。展护卫,你即刻前往边疆,暗中调查叛军动向。公孙先生,你留在开封,继续搜集证据。本府则留在府中,静观其变。”
三人分工明确,各自行动。展昭身形如电,瞬间消失在密道之中。公孙策则返回书房,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案卷之中。包拯则端坐于堂上,静候佳音。
时光荏苒,转眼间数日已过。这日夜晚,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开封府的宁静。王朝、马汉神色匆匆地走进大堂,手中拿着一封密信。
“大人,不好了。边疆急报,叛军已蠢蠢欲动,似乎即将发动攻势。”王朝焦急地说道。
包拯接过密信,匆匆浏览一遍,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站起身,目光望向公孙策:“公孙先生,证据收集得如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公孙策轻摇羽扇,神色平静:“大人放心,证据已搜集完毕。只等大人一声令下,便可将叛军一网打尽。”
包拯微微点头,随即转身对王朝、马汉说道:“你二人即刻准备,随本府前往皇宫,面见圣上。”
夜色中,开封府的马车疾驰而出,直奔皇宫而去。皇宫内,灯火通明,圣上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等待着包拯的到来。
包拯步入大殿,跪拜行礼后,将边疆急报与手中证据一一呈上。圣上接过密信与证据,仔细浏览一番,脸色愈发阴沉。
“好一个奸佞之徒,竟敢图谋不轨。”圣上怒拍龙椅,站起身来,“包卿,此事全权交由你处理。务必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包拯领命而出,心中却泛起一丝波澜。他深知此案背后,定有更为复杂的权力斗争。但他身为大宋忠臣,自当义不容辞,为国除奸。
夜色中,开封府的捕快们已整装待发。包拯一声令下,众人如离弦之箭,直奔叛军藏匿之处而去。夜色深沉,叛军藏匿的废宅内,灯火通明。叛军首领正与一众手下商议谋反大计,全然不知大难将至。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叛军首领神色大变,刚欲起身逃离,却见包拯已大步流星地走进屋内。
“叛贼,还不束手就擒?”包拯厉声喝道。
叛军首领见状,深知大势已去,但仍不甘心地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企图做最后的挣扎。展昭身形一闪,已出现在叛军首领身后,长剑一挥,叛军首领的人头便已落地。
其余叛军见状,纷纷丢盔卸甲,跪地投降。包拯命人将叛军一一捆绑,押往开封府。至此,一场惊心动魄的谋反案,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在审讯叛军的过程中,包拯意外发现了一条惊人的线索——真正的幕后黑手,竟是一位身份尊贵、地位超然的女子。此女不仅拥有倾国倾城之貌,更精通武艺与机关之术,背后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势力。
“大人,此女名为幽姬,乃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神秘人物。她背后所隐藏的势力,更是深不可测。”公孙策神色凝重地说道。
包拯闻言,眉头紧锁。他深知,要想将幽姬及其背后的势力一网打尽,绝非易事。但身为大宋忠臣,他自当义不容辞,为国除害。
这日夜晚,月色如水,包拯独自一人漫步于开封府的花园之中。他望着天空中皎洁的明月,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大人,您还在为幽姬之事烦恼吗?”突然,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包拯转身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静静地站在不远处。女子身材曼妙,肌肤如雪,面容绝美,宛如仙子下凡。
“你是何人?为何深夜出现在此?”包拯警惕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