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鼎真人遂以传承之名,将杨妙君收于门下,委以道名,师徒之情一时涓涓而流,理所当然。
自此杨妙君身处金光洞中,地位骤升,心中暗自感慨:
“我终得吾所求,何其荣幸!”
在玉鼎真人之教导下,杨妙君日夜修行,在万千道理中逐渐破茧而出,心神合一得道。
时光荏苒,转瞬数十年过,杨妙君于金光洞中修行,神通渐成,法力日益精进,日见潇洒疏朗。
然因昔日离去父母时年幼无知,心中始终揣怀隐隐之疑惑,难以释怀,思虑如潮,最终决意向师父玉鼎真人询问。
一日,杨妙君于洞中静坐,神思缱绻,遂欲探寻己身根由,心念俱动,遂前往师父所在之处,恭敬施礼,言辞温恭:
“老师,今日弟子有一事请教,不知可否恭聆教诲?”
玉鼎真人见其诚恳,微笑颔首,示意杨妙君欲言。
杨妙君遂沉吟片刻,心中纠缠已久之疑终于开口:
“老师,你可知我父母身份?”
言罢,目光中流露出期待与恳求,似藉此一问,能够解开心中长久之结。
玉鼎真人凝眉微虑,神色间隐约透出几许复杂之情,然不久后,缓缓陷入沉思,目光似乎穿透时空,俯视无尽的回忆。
洞中静谧,仿佛时光在此时凝滞,唯余杨妙君心中波澜起伏,静待师父的回应。
终究,万般思绪涌动,杨妙君的目光不离师父,一颗心悬于半空。
玉鼎真人闻言,叹息一声,语气凝重,缓缓道:
“尔之父乃夏朝之大将,名为杨天佑,母亲云华仙子,原为天庭瑶姬公主,因私恋于尔父,触犯天条。
今被尔舅昊天上帝压于桃山之下受罚。
尔父与尔兄杨蛟已归故里,投胎转世,只留一妹杨婵,如今流落世间,不知所踪。”
杨妙君听后,心如刀绞,默然无语,面色骤然苍白,似遭重击,内心之苦如潮水涌来,难以自已。久而叩首而拜,声言:
“老师之恩,小子不敢忘怀,日后定有所报。”
虽然内心悲痛,但眸中倔强之火却愈加炽烈,滔滔热血翻涌,似要燃尽心中之苦。
杨妙君毅然说道:“我要去救母!”
声音坚定,如铿锵之铁,豪情满怀,仿若一轮朝阳,照破乌云,决意之情已然涌现,责无旁贷,激荡人心。
玉鼎真人见状,无意阻拦,只是苦口相劝:
“徒弟,今之桃山,受尔舅昊天上帝压制,内有重重禁制,须大法力之人相助,或有开山之法宝,方可劈开此山。须深思之。”
杨妙君心中虽明白难度之大,然不愿退缩,暗自思忖:
“若要救母,必需寻得能人助我,或是法宝在手,助我突破此山。”
心中一往无前,向天发誓:“定当破此山,以母为尊,报答亲恩!”
杨妙君闻言,回首再到玉鼎真人面前,恭敬叩拜曰:
“还请老师指点,何处有破桃山禁制之宝贝?”
玉鼎真人见其赤诚之心,心中感动,遂答曰:
“黄河源头有一神斧,乃当年大禹王治水之时所用之开山神斧。
若尔能将其取来,救母云华仙子,易如反掌。”
杨妙君听后,心中荡漾,立刻向玉鼎真人行礼,告辞而去,心念坚定:
“我如今便往黄河源头,务必取得这开山神斧!”
一路疾行,杨妙君奔赴黄河源头,灵气环绕,气势如虹。
然彼处乃是龙脊之地,岂容寻常之人随意靠近?
恰逢彼地有一孽龙守护,浑身灵气逼人,目如火炬,威逼四方,众生皆惧。
杨妙君心中微动,暗自盘算:
“此龙如欲挑衅,然我与道同行,岂能畏惧?务必降伏之!”
遂运起玄功,周身光华闪烁,四周气场凝聚,形成绵密之道韵。
随即,杨妙君于虚空中施展罡风,调动周身灵气,猛然朝那孽龙呼喝:
“妖孽!休要逞凶,速速退去!”
音波震荡,耳中回响,传入孽龙耳畔,令其心生不悦。
孽龙怒吼,巨身闪动,欲向杨妙君扑来。
然此时杨妙君已动,其手中法诀展开,辟邪灵光四射,瞬间于空中撕裂虚空,化为一股强大之力,直逼孽龙而来。
斗法之中,灵气交织,法力交错。
杨妙君心如明镜,运起无量道经,逐渐掌握住了战局,神力愈发强大,气势如虹,最终成功将孽龙降伏于地,巨大的身躯无力挣扎。
降伏孽龙后,杨妙君越过龙影,顺着源头奔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经过来路艰难,最终于仿佛云朵孕育之地,发现那传说中的开山神斧静卧于石燧之上,散发着淡淡光辉,宛如长空中一颗星辰,熠熠生辉。
杨妙君心中感动,向斧头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