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之后,先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入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再到人民公社;与此同时阶级斗争的这个弦儿绷得紧紧的,对所有人员进行了成分划分,新屯村没有地主,谢明华虽然加入过国民党兵,而谢家哥仨穷的叮当响那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于是他家被当然的划入了贫下中农的行列。
而在1952年,已然22岁的谢明华被推荐成为了志愿军,胸前戴着大红花,和新屯村的另外两个年轻人一起,坐着村里的马车到乡里聚齐,之后便如歌中唱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上了抗美援朝的前线!
谢明华在国民党35军中混迹了四年,他知道打仗是怎么一回事,虽然他始终在连里作伙夫。1945年他担着那担菜进了炊事班,之后便辗转保定、张家口,他所在的那个师负责京西北一带的防务。在新兵训练的最后一天,班长大声地问大家,“弟兄们,大家谁在家里做过饭,谁会做饭?有没有,站出来!”谢明华高声地答应了一声“有!”便站在了队前,之后他便成了炊事班的一名伙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的老班长叫赵登科,那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说起他的堂哥却是无人不知的国民革命军29军的着名抗日将领,从小习武身手不凡的赵登禹将军!这大大出乎谢明华的意料,他想既然有缘和抗日名将的堂弟在一起,那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于是他放弃了“既然从了军,就该扛枪杀敌”的念头,一心一意地跟着老班长赵登科做起了“吹事兵”!
说来也怪,这人的命是不是真是注定了的?这次光荣地成为了志愿军战士,戴着大红花敲着锣打着鼓地上了朝鲜战场,这回总该可以扛枪和美国鬼子干一场了吧?可谁想,又是炊事班需要人手,而向来不会说谎话更不会瞎编的谢明华在排长问到谁会做饭时,他坚定地举起了手!过后他又后悔得什嘛儿似的,“你他妈怎么就那么实在呢?!你就不会装没听见?你就不能不吱声?!那样不就能扛枪上战场了吗?你他妈活该!你就是上不了台面的那块废料!”他狠狠地骂着自己!
那时的谢明华忽然就想起了老班长赵登科,他便释然了,伙夫就伙夫的,或许咱就是干伙夫的命。登科大哥不是说过嘛,他也想成为他堂哥赵登禹那样人才,为国家效命疆场身后留名,然而这人和人怎么能相比呢?!想到这里,谢明华释然了,踏踏实实干起了他的伙夫,他蒸出来的馒头又大又喧,他做的红烧肉那香气能飘出一里地去!这就够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谢明华,此时想起了他的老班长,心中感叹不知道老班长现在怎么样了,已经分别了二十五年了,要是当初你和我回到我们新屯村,咱们兄弟在一起厮守着,我给你养老送终,那该有多好!算起来,1900年出生登科大哥若是活着,该有75岁了!看着躺在大炕上的国柱、国建、谢新三个秃小子,他头脑中迅速转出了这些陈年往事,他眼睛有些湿润,但答应了孩子们讲故事,于是不喜言辞的谢明华给三个孩子讲起了故事……
“我在国民党35军当兵的时候,我那老班长是山东菏泽人,他叫赵登科。提起他的堂哥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叫赵登禹,现在咱们京东县城东关,过了运河后的第一条街就叫赵登禹大街,那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抗日名将的;县城中间那条南北大街叫佟麟阁大街,这是另一位鼎鼎大名的抗日英雄。赵登禹是29军132师的师长,佟麟阁是29军的副军长。我那赵登科大哥当然也是山东人,一米八的大个头儿,我在他面前是十足的矮子,在他面前,我得仰头看他,就像这样”,谢明华边说边仰起了头,三个孩子嘿嘿地笑了,谢明华也笑了,旁边的哑巴大妈胡玉双也嘿嘿的乐了起来,边还啊啊啊不知在说些什么。“我登科大哥跟我说,他这个头儿要是和登禹将军比,那可是又矮了半个头,他该有一米九高哩!我的个天,那么高的个子,那手、脚该有多大?!”
(三十二)
谢明华没有停下来,他继续给孩子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