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和这群辽国人正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享受着这难得的欢聚时光。
突然,一阵尖锐的号角声划破了夜空,众人原本轻松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惶。
他们“轰”的一下,齐刷刷地站起身来,警惕地望向号角声传来的方向。
那号角声就像一阵风,速度快得让人咋舌。
刚开始听到的时候,感觉还在十多里之外,可等第二次吹响,就好像近了好几里地,紧接着第三次声响,距离又缩短了不少。
萧峰心里琢磨着:“就算是天下跑得最快的马,或者最厉害的轻功高手,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哦,我明白了,肯定是事先安排好了传递军情的站点,一听到号角声,就一站接着一站往下传。”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号角声就已经飞速传了过来,一到皮室大帐外面,戛然而止。
原本热闹非凡、欢呼纵饮的数百座营帐,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耶律洪基倒是一脸淡定,不慌不忙地举起金杯,把里面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沉稳地说道:
“上京那边有叛徒闹事,咱们马上回去,拔营!”
行军大将军立刻转身走出营帐,开始发布命令。
只见“拔营”这两个字,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一个人的嘴里传到十个人的嘴里,再从十个人传到一百个人的嘴里,最后变成上千人的呼喊。
声音越来越大,却整齐有序,完全没有一点惊慌失措的混乱感。
萧峰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感叹:
“辽国都建立两百年了,就算偶尔有点内乱,这军队的纪律还真是严明,跟那些江湖帮派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紧接着,马蹄声哒哒响起,前锋斥候兵率先策马飞奔而去。
随后,左右先锋队、前军、左军、右军,一队接着一队,朝着南方开拔,准备返回京城。
耶律洪基拉着萧峰的手,热情地说:
“走,咱们去看看。”
两人走出营帐,夜色中,每一面军旗上都挂着几盏灯笼,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种颜色闪烁交织,十分好看。
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行进,只能听见战马的嘶鸣声和马蹄声,竟然听不到一句人声。
萧峰心里那叫一个震撼,忍不住想:
“辽国的军队纪律这么严明,要是能归我掌控,说不定真能征服天下!”
他们刚离开大帐,众护卫就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拔营。
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把所有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行李辎重都装上了驼马和大车。
中军元帅发出号令,中军也跟着出发了。
北院大王、于越、太师、太傅等一群人紧紧跟在耶律洪基身边,大家的脸色都很凝重,谁也不说话。
虽然京中叛乱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但到底是谁带头造反,情况到底有多严重,一时间还搞不清楚。
大队人马就这样朝南走了三天。
到了晚上扎营的时候,第一个报信的人骑着快马飞奔而来,向耶律洪基报告:
“南院大王造反了,他占领了皇宫,从皇太后、皇后,到王子、公主,还有百官的家属,全都被他抓起来了。”
耶律洪基一听,顿时大惊失色,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在这里得给大家介绍一下,辽国军国大事,是由南北两院分别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