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274)

话说大宋年间,江湖上盛传着一件离奇案件,此案波及朝野,令百姓人心惶惶。此案发生在开封府下辖的一座小镇,镇上原本安宁祥和,却因一户人家突遭灭门惨案而变得风声鹤唳。这户人家姓李,世代行医,乐善好施,在镇上颇有威望。然而一夜之间,李家上下二十余口,无一生还,现场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南侠展昭闻讯,立即快马加鞭赶往现场。展昭身着青衫,腰悬宝剑,英姿飒爽,眉宇间透露出一股浩然正气。他到达现场时,只见开封府尹包拯已率众官员勘察现场,师爷公孙策手持纸扇,眉头紧锁,正细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王朝、马汉两位护卫立于包拯左右,神情肃穆。

展昭上前行礼,道:“包大人,展昭来迟,请大人恕罪。”

包拯抬手示意展昭免礼,道:“展护卫来得正好,此案离奇,还需你我共同侦破。”

公孙策见展昭到来,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道:“展护卫,你可曾听闻过江湖上有一种名为‘血影针’的暗器?”

展昭闻言,面色凝重,道:“血影针?此针阴毒无比,中者瞬间毙命,且伤口难以察觉,极为棘手。”

公孙策点头,道:“正是此针。李家上下皆是死于血影针下,手法残忍,可见凶手手段毒辣。”

展昭环顾四周,道:“现场可有留下什么线索?”

包拯道:“现场除了血迹,别无他物。但本府发现,李家药房的柜门微开,似乎有人曾翻动过药材。”

展昭闻言,心中一动,道:“药材?莫非凶手与药材有关?”

公孙策道:“本师爷也有此疑虑。且李家世代行医,必定积累了不少珍贵药材,凶手或许是为药材而来。”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时,一名衙役匆匆跑来,道:“大人,镇外发现一名重伤的女子,自称是李家逃出的丫鬟。”

展昭闻言,立刻与包拯等人一同前往查看。只见一名女子衣衫褴褛,面色苍白,躺在路边,气息奄奄。

包拯温声道:“姑娘莫怕,本府乃开封府尹包拯,定会为你做主。你且将所知详情细细道来。”

女子艰难地张开嘴,声音微弱道:“奴婢名叫小翠,本是李家丫鬟。那日夜晚,奴婢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便悄悄起身查看。只见一名黑衣人潜入药房,奴婢心中惊疑,正欲呼喊,却被黑衣人发现。黑衣人出手如电,奴婢侥幸躲过致命一击,但身中血影针,只好趁夜色逃出。”

展昭闻言,心中已有了计较,道:“小翠姑娘,你可曾看清黑衣人面容?”

小翠摇头道:“黑衣人蒙面,奴婢未曾看清。”

公孙策道:“既如此,我们便从药材入手,查一查最近有哪些人与李家有过药材交易。”

经过一番调查,公孙策发现最近只有一位名叫秦风的商人曾与李家有过大额药材交易。秦风乃江湖上有名的药材商,生意遍布大江南北。

包拯道:“秦风此人背景复杂,且行踪不定,我们需得小心行事。”

展昭请缨道:“大人,展昭愿前往追踪秦风。”

包拯点头,道:“好,展护卫小心行事,务必查清真相。”

展昭领命而去,一路追踪秦风至一处密林。只见秦风正与一名黑衣人密谈,展昭心中一动,悄悄靠近。

只听黑衣人冷声道:“秦风,你可曾将药材处理干净?”

秦风陪笑道:“大人放心,药材已全部制成药丸,万无一失。”

黑衣人满意地点点头,道:“很好,待此事一成,大人定重重有赏。”

展昭闻言,心中已明了大半,正欲现身,却被秦风察觉。秦风大喝一声,拔剑便刺。展昭身形一闪,轻松躲过,与秦风战在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