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270)

柳府之内,柳员外听闻真相,悲痛欲绝。他悔不该棒打鸳鸯,害得儿子惨死。苏婉晴则泪流满面,她从未想过,自己手中的玉佩,竟会引来如此杀身之祸。

包拯安慰二人一番,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我们如今最重要的是,将这伙贼人绳之以法,为柳逸尘报仇。”

柳员外和苏婉晴点头同意,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包拯的调查。

经过一番精心布局,包拯终于将贼人的老巢锁定在了一处废弃的仓库之中。他命展昭带领一队人马,深夜突袭,将这伙贼人一网打尽。深夜,月黑风高,展昭率领着一队精干的开封府捕快,悄无声息地包围了那处废弃仓库。仓库外,夜色如墨,只有偶尔传来的夜鸟啼声,打破了四周的寂静。

随着一声令下,捕快们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冲入仓库。仓库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一群贼人的慌乱身影。他们显然未曾料到开封府会如此迅速找到这里,一时间措手不及,乱作一团。

展昭身形如电,穿梭在人群之中,剑光如龙,所到之处,贼人纷纷倒下。他的剑法既快又准,每一剑都恰到好处地置敌于死地,却又不伤及无辜。

经过一番激战,贼人终于被全部擒获。包拯随后赶到,他环视四周,只见仓库内一片狼藉,贼人们或被绑或倒地不起,无一漏网。

包拯走到一名看似领头的贼人面前,沉声道:“你们为了宝藏,不惜杀人灭口,可知罪孽深重?”

那贼人面色惨白,颤抖着声音道:“大……大人,我们也是逼不得已。那宝藏的诱惑太大,我们实在无法抗拒。”

包拯闻言,摇头叹息。他深知人性的贪婪,却也痛恨这种为了私欲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他命捕快们将贼人押回开封府,准备择日审理,依法严惩。

回到开封府,包拯立刻着手准备审理此案。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谋杀案,更牵扯到了前朝宝藏和宫廷斗争的复杂背景。因此,他必须小心谨慎,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

审理之日,开封府内人声鼎沸,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想要一睹包青天如何审理这桩奇案。包拯端坐在堂上,神情严肃而公正,他逐一询问贼人,将案件的每一个细节都梳理得清清楚楚。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和质证,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原来,这伙贼人早已盯上了前朝宝藏,他们得知柳逸尘掌握了宝藏的关键线索,便设计将他杀害,并嫁祸给皇宫禁卫军,企图搅浑水,趁机夺取宝藏。

至于苏婉晴手中的玉佩,则是他们为了彻底掌控宝藏而必须得到的关键之物。他们原本打算在得到玉佩后,便远走高飞,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却不料被包拯识破计谋,最终落入法网。

包拯依法判处贼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将宝藏上缴国库。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为柳逸尘伸张了正义,更是为朝廷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

案件结束后,包拯亲自前往柳府,将审理结果告知柳员外和苏婉晴。二人听闻真相大白,终于得以释怀,感激涕零。

柳员外决定,将柳逸尘生前收藏的一些珍贵书籍和字画,捐赠给开封府,以感谢包拯和开封府捕快们的辛勤付出。同时,他也表示,愿意为苏婉晴和柳逸尘的婚事操办,以弥补自己当年的过错。

苏婉晴听闻此言,泪如雨下。她深知,这一切都是包拯和开封府众人努力的结果,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她决定,将玉佩捐赠给开封府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包拯的公正与智慧。

从此,包青天奇案录中又增添了一段传奇佳话,而包拯公正无私、智勇双全的形象,也在百姓心中更加根深蒂固。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无论案情多么复杂,只要心中有正义,就一定能查明真相,还世间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