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宋仁宗年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不少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开封府尹包拯,人称“包青天”,以其刚正不阿、明察秋毫着称于世。他身边有南侠展昭保驾护航,更有师爷公孙策智计过人,加之王朝、马汉等忠心耿耿的护卫,一同破解了无数奇案。
一日,开封城内突然发生了一桩离奇命案。死者乃是一位名叫苏婉儿的年轻女子,生得花容月貌,肌肤赛雪,身姿婀娜,是城内小有名气的才女。苏婉儿被发现死于自家闺房之中,身上衣物完好,无打斗痕迹,唯有脖颈间一道细细的红痕,显然是被人用极高明的手法勒死。
此案一出,立即在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议论纷纷,皆道此案诡异至极,恐非人力所能为。包拯闻讯,立即率领展昭、公孙策等人赶往现场勘查。
苏婉儿的闺房内,香气扑鼻,布置的雅致温馨。然而,这温馨之中却透露出一股诡异的寒意。包拯环视四周,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公孙策则在一旁,手持纸扇,轻轻摇动,眉头紧锁,似在思考着什么。
“大人,您看这里。”王朝指着地上一块微不可察的脚印说道。
包拯蹲下身来,仔细端详那脚印,只见其深浅不一,似是匆忙之中留下。他心中一动,问道:“这脚印可是凶手所留?”
公孙策沉吟片刻,道:“此脚印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暗藏玄机。依我之见,凶手应是故意留下此脚印,以迷惑我等。”
包拯点头赞同,又问道:“那婉儿姑娘生前可有得罪过什么人吗?”
苏婉儿的丫鬟小翠闻言,哭着说道:“小姐平日里待人温和,从不与人结怨。奴婢实在想不出,究竟是谁会对小姐下此毒手。”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展昭突然说道:“大人,属下在窗外发现了一丝异样。”
包拯闻言,连忙走到窗边,顺着展昭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窗外一片翠绿的竹叶上,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银线。他心中一动,伸手将那银线取下,细细端详。
“此乃何物?”公孙策好奇地问道。
包拯沉吟道:“此乃天蚕丝所制,极为坚韧,且不易被察觉。凶手能以此物杀人于无形,可见其武功之高,心思之缜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天蚕丝乃江湖中极为珍贵的宝物,能拥有此物之人,绝非等闲之辈。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包拯眉头一皱,问道:“何事喧哗?”
只见一名捕快匆匆进来报道:“大人,城外发现了一具男尸,死状与苏婉儿姑娘极为相似。”
包拯闻言,心中一凛,立即率领众人赶往城外。只见那男尸躺在一片荒草丛中,脖颈间同样有一道细细的红痕。经辨认,此人乃是城内一名富商之子,平日里风流倜傥,常流连于烟花之地。
包拯看着两具尸体,心中思绪万千。这两起命案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凶手究竟是何人?为何要如此残忍地杀害这两人?
回到开封府,包拯立即召集众人商议对策。公孙策提议道:“大人,不如我们先从苏婉儿姑娘的生前经历入手,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