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靠在沙发里,抱着手里的暖炉,看一旁许久未见的小儿子喝茶。
越看儿子越觉得他那是南方待惯了,儿子这些年的气质都变了,越来越像有诗词中描绘南方的清雅。
母子俩下巴长得像,小儿子这点遗传她,下巴秀致,让那男性斯文的五官里也多了一丝俊俏。
屋子里烧的地暖,比起暖气片来说,循环发热,效果也更好,烤的人暖乎乎的。
“昨天有事儿。”
嗓音低沉,带了些方言的语调,显得懒懒散散。
对于恒宇集团的大多员工来说,自家老板无论是开会还是接受访谈需要的露镜,
那标准的普通话,嗓音富有磁性,堪比播音腔。
要不亲耳听到他说这话,确实是看不出这位老板其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来着。
谢砚舟大学读书的学校就在南方,他自己有主意在,没选择出国那一套,毕业后又一直留在南方。
当时国家有新政策下来,扶持实体经济,产能技术绿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写在了g家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中。
谢父创办的恒宇集团,建材的经营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岁月,企业和他本人一样,有些人到中年发福懈怠的意思,
恒宇集团原本的主营业务的范围以及技术,都面临着变革,当时一拍板,总部跟着小儿子大学毕业后迁去了南方,
核心产业链分割,新的产业链在长三角延伸出密密麻麻的网来,
这些年,恒宇集团在谢砚舟这一新任董事兼主理人的带领下,恒宇已然是建材行业的新技术标杆了。
谢母当时听说儿子大学毕业后要留在南方打拼的时候,心疼地阻止了不知道多少次。
谢家作为京市的顶级权贵,用她的话来说,儿子要是留在家人都在的京市,那他在京市走到哪,都是人前人后呵着的主儿。
但儿子有自己的想法,
上次恒宇集团在京的那一批老股东前去参加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会的事儿,回来后,她都听老公说了。
和guo家经济信息化局的局长杨昌吃饭,一桌子人,推杯换盏间,闲聊到谢英的小儿子,
谢砚舟。
早些年的时候,杨昌是觉得谢英下海去搞的恒宇集团就是个虚架子,不过是早年吃到了红利,在京市靠着谢家爷爷那父辈深厚的人脉资源,做的风生水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