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现场,主持人清了清嗓子,宣布新的题目:“各位才子,接下来我们将以‘励志’为主题,展现我辈青年的志向与抱负。”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蓝袍的才子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带着坚定:“我愿首当其冲,以诗明志。”
他挥毫泼墨,写下:
> 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
> 壮志饥餐胡虏肉,
> 笑谈渴饮匈奴血。
诗成,掌声雷动,其他才子也不甘示弱,纷纷提笔作诗。有的抒发报国之志,有的表达青云之志,每一首诗都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在一片赞叹声中,有人突然提议:“柳姑娘,您对这些诗作有何评价?”
柳如烟微微一笑,她的声音温柔而含蓄:“各位才子的诗作都各有千秋,我自愧不如。目前学识有限,不能堪此大任。”
“柳姑娘太谦虚了。”一位才子说道,他的眼神中带着期待,“您的见解定能为我们指点迷津。”
柳如烟轻轻摇头,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坚持:“诗是心声,每个人的诗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我不愿妄加评论,以免影响了各位的创作热情。”
她的回答让在场的才子们更加敬佩,她的谦逊和智慧在这一刻展现无遗。
林星河在包间内,目光未离柳如烟的身影,眼中的兴趣愈发浓厚。“这位柳姑娘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谦逊有礼。”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赞赏。
王嫣然点了点头,她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赏:“确实,柳如烟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会场中,一位年长的文士微笑着对柳如烟说:“柳姑娘,您的见解如此独到,何不亲自为我们创作一首诗?”
柳如烟微微颔首,她轻移莲步,走到文房四宝前,沉思片刻,提笔蘸墨,笔走龙蛇,一首绝句跃然纸上:
> 墨染江山意未尽,
> 笔下生花绘春秋。
> 女子亦可怀壮志,
> 不让须眉竞风流。
诗成,会场众人一阵交口称赞,掌声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