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心中早有答案

当初和徐智文一道进京赶考的时候,李青云便宛如一个进城的乡下人一般,看到的是一个繁华,但又两极分化的世界。

整个京城,好似被分成了两个世界,上层世界是穷奢极欲、纸醉金迷的权贵,而下层,则是千千万万个劳苦大众。

都说京城富裕,可生活在京城的普通百姓,日子过得并没有比其他八州的百姓好多少,反而因为京城里权贵极多的关系,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需要十分谨慎,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你的某个行为会不会冒犯到哪个贵人,而后引来灭顶之灾。

李青云就曾亲眼看到过,一户京城的人家因为往门外泼脏水的关系,不小心溅了点水花到一个路过的权贵子弟身上。

而后……那户人家便再也没有安宁的日子可过了,在那名权贵子弟的暗示下,每日都会有青皮流氓上门对那户人家进行骚扰,甚至动辄对其家里的男人进行殴打。

那户人家倒也报了官,可官府却毫无作为,最后反而因为报官,家里的男人被打的更狠了。

家中男人被打伤天天躺在床上,久而久之,那户人家也便彻底失去了进项,很快,一家人便是消失在了京城。

至于他们是离开了京城,还是死在某个无人的角落,李青云便不清楚了。

总之,李青云在京城里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严重割裂的世界,上层是朱门酒肉臭的权贵之家,下层则是无数饱受压榨的穷苦大众以及面黄肌瘦的乞丐。

或许是天性使然,李青云并不羡慕那些权贵的生活,反而对于穷苦大众极为同情。

在京城经历这些事情之后,李青云当官的念头愈加强烈,因为在他看来,想要改变这操蛋的世道,必须当上官才行,也唯有当上官,手上有了权力,他才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是曾经的李青云的想法,只是很快,他便发现自己错了。

他的确当上了官,甚至还成为了一县县令,可即便是官老爷,也不是想做什么便能做什么的,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他的上面还有郡城的官员,还有州府的官员,还有朝廷!

哪怕是在小小的定安县内,李青云也无法做出任何的事情,他发布的政令,根本没有人理会,更不会有人去执行,因为整个定安县的权力早就被孙家把持,他李青云名义上是县令,可真正的县令从来都不是他,而是把持着权力的孙家!

直到徐智文和陈稻来到定安县,出手铲除了孙家,李青云才真正的掌握到了权力,可以为定安县的百姓做上一些事情。

“民贵君轻。”

李青云说出了这句曾经从书上看到的词语,正如徐智文所说的一般,忠君爱国与爱民孰轻孰重,他的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他可以不做官,但他绝对不能对不起自己的本心,更不愿意去残害、压榨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