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义在战场上主打一手无所不用其极,绊马索这些都是常规操作了,扬灰、厉声怪叫都是惯用手段。
因为信息传递过慢,且每次他们打的都是灭国战,对手不了解麴义,总是能给他找到机会。
麴义很有名,但是相比登上潜龙榜的杨业、赵云等人,
还有坐镇后方指挥的韦睿等人,
麴义总是习惯性地被人忽视。
但麴义自己乐在其中,能用就行了。
江北道大都督荀彧坐镇后方统筹调配,奉国大将军韦睿则坐镇风陵关再度分配。
栖云道派出的是战船,顺流而下。
卫青、霍去病、班超和杨素等将乘船顺流向东直达风陵江中段,随后往南。
郭子仪则是留守栖云道,统筹调配。
西玄道那边则是王忠嗣、吴起、韦孝宽带着大军北上,与栖云道的大军前后夹击千灵王朝军队。
只留下赵充国留守西玄道,
李嗣业、高仙芝、明云溪和徐荣均率领自己的军队参战。
众将都清楚,千灵王朝比风陵王朝更难打,倒不是地形的因素。
论地形的话,其实顺流而下被包夹的千灵王朝更好打。
只是千灵王朝的将领和士卒,可能会全力反抗,毕竟他们没有投降的先例。
而风陵王朝在南方早就有将领率领大军投降,有这种先例,他们投降也并不奇怪。
即便是他们选择反抗,可能反抗的程度也不会那么强烈,只要李晟他们保证不杀降军即可。
韦睿他们出兵之前是和李承泽确认过的,确认拓苍皇朝是否有动手的想法。
虽说拓苍帝之前做好了决定,但是他们也不敢保证拓苍帝会不会反悔。
毕竟从拓苍帝之前的行为,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比较冲动的人。
所以在出兵之前,韦睿他们还是和李承泽确认了一下。
确认了拓苍皇朝的主要目标依然放在北方,没有对南方出兵的意愿,围绕他们才放心的出兵。
拓苍皇朝和两大王朝的联盟现在依然十分稳固,明确地攻打着其他的小王朝。
北齐王朝只受到拓苍皇朝攻打,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还能坚持多久而已。
打到现在,北齐王朝已经失去了四州之地,战线不断往后,都快被打到京都了,可以说是节节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