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必须超过F22!

作为总师的杨韦本人也看过大部分的阶段性报告,但仍然跟着林济洪的介绍认真地做着记录。

而在这部分内容结束之后,坐在后者对面的另一名副总师孔成安却忽然停下笔,抬头询问道:

“老林,你刚才说的这些,都是静态环境下的雷达反射情况……那如果各个翼面,尤其是全动垂尾和鸭翼活动起来之后,结果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因为是设计所内部会议,所以形式上也相对随意一些,无需等到最后统一的提问环节。

林济洪稍微一愣:

“我们这只是概念模型测试,被测模型的翼面是没有活动能力的,所以暂时没办法给出这么详细的数据……”

过了大约半秒钟,又补充了一句:

“但如果动作面发生明显变化,那说明飞机正在进行剧烈机动,根据前期研究的结果定性来看,这种情况肯定会导致雷达反射截面积增大,例如去年发生在浙、闽两地外海的那次对抗,事后分析,对方的f22编队直到撤退之前,被探测到的最明显信号就出现在从平飞转入爬升的过程当中……”

“唔……”

孔成安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正在林济洪感觉到有些奇怪的时候,杨韦却提前插进话来:

“老孔你是在担心主动控制技术的引入吧?”

“是啊……”

孔成安点了点头:

“根据风洞测试结果,我们这个方案的横航向稳定性有些不足,如果想在不额外增加安定面数量和面积的情况下保证飞行安全性,那肯定要考虑在飞控中纳入主动增稳控制,通过动作面的高频反馈提高航向失稳迎角。”

“但是放宽静稳定性设计的操作规律严重非线性,而且全动翼面的动作面跟安定面相同,控制舵面的不断开合会影响到飞翼布局飞行器巡航过程中的隐身性能,这也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

相比于在外形设计过程中只需要考虑气动和结构的传统飞机,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增加了一个电磁反射的维度,这不仅提高了技术层面的难度,也让技术团队的组织和工作方式产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