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清歌心里也清楚,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趋势。未来不仅要免税,还要反过来补贴农民,激发他们的耕作热情,保障亿万生民的口粮。她深知,这一步的迈出,将意味着国家将更加注重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的福祉。
刘墉听了李清歌的话很高兴,但语气还是很沉稳:“陛下,国家刚刚建立不久,工商业还不够稳定。如果突然全免农业税的话,可能会引起税收方面的波动。不如先减免一部分吧,等第二、三产业稳固之后再考虑全免。”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深思熟虑与谨慎规划。
李清歌点头表示赞同:“你考虑得很周全啊。突然全免确实容易出问题。那就这样吧,新年过后先减半征收农业税,剩下的部分逐年递减直到最后全免。”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刘墉的赞赏与肯定。她知道,有刘墉这样的能臣辅佐自己,国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着他们的对话结束,窗外的雪花也渐渐停歇了。李清歌与刘墉相视一笑,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那片繁荣与昌盛的景象。他们知道,只要他们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带领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阳光透过轻纱窗帘,斑驳地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给这庄严的场合添了几分柔和。李清歌,这位被万民敬仰的女王,身着华丽的龙袍,端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她的面容温婉而坚毅,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她的眼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疾苦,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刘墉,这位年迈却精神矍铄的大臣,连忙弯下腰,他的背脊几乎与地面平行,恭敬地说:“陛下真是英明无比!我代表天下的老百姓,向陛下表达最深的感激之情!”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那是激动与敬仰交织的情绪。
清歌稍微思考了一下,她的目光穿过刘墉,似乎在审视着更远的未来。接着,她轻声问道:“那么盐税的情况怎么样呢?今年咱们国家从盐税上收入了多少银两?”她的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透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
刘墉直了直身子,但依旧保持着谦卑的姿态,回答道:“回禀陛下,今年盐税总共收入了二百多万两白银,但这部分收入在整个国家财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呢。”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但又充满期待,仿佛在等待着女王的下一步决策。
说到盐,那确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默默地维持着人体的电解质平衡,滋养着每一个生命。在过去,卖盐曾是一个暴利行业,那些盐商们赚得盆满钵满,生活奢靡。学者们曾深入研究过,古时候一斤盐,换算成现在的钱,其价值竟相当于二百四十到六百多个铜板不等。扬州那些大商人的财富,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两淮地区盐务的暴利。
就像《红楼梦》中描绘的那样,贾家之所以能建造起那座金碧辉煌的大观园,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他们贪占了林家的巨额财富。而林黛玉的父亲,那位曾经的巡盐御史,他的职位便是一个油水十足的肥差。当官的只需坐在那里,无需开口,贿赂便如流水般自动送上门来,人们争着抢着要巴结他。
然而,这一切在清歌女王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大力发展工业,引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使得盐能够大量提纯,价格也随之大幅下降。如今,盐已经成为了老百姓们都能买得起的日常用品,只需几块钱就能买上一斤。这样一来,盐税自然也就大幅度减少了。
清歌女王听了刘墉的汇报后,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既有对现状的满意,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她说:“二百多万两白银嘛,不算个啥,干脆也一并免了吧。从此以后啊,老百姓买盐就再也不用交税了。”她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是在宣布一个早已注定的决定。
“遵命!”刘墉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要知道,农业税和盐税可是国家财政的两大支柱啊!历朝历代都是靠它们来维持国家的运转的。如今,这样的支柱性税收也能全免了,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老百姓们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像当年土改时一样激动得不得了。他们纷纷走出家门,聚在一起讨论这个喜讯,脸上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和期待。
在某个偏远的地方,一张公告刚刚贴出来没多久,就有一个大概三十来岁的农夫半信半疑地问旁边的人:“这上面说的都是真的吗?女王陛下真的打算分期免除农业税?三年后我们种田就再也不用交税了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和不安。
负责宣传的官吏听了农夫的话,哈哈一笑说:“那当然是真的了!陛下说出的话那就是金口玉言啊!谁敢随便乱传?那不是自找没趣吗?”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是在为女王陛下的决策背书。
话刚说完,周围的百姓们就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他们纷纷跪下来磕头感谢说:“女王陛下万岁!大炎国万岁!”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仰,仿佛是在向整个世界宣告他们的幸福和喜悦。
自古以来,土地被剥夺一直是老百姓心中永远的痛;而沉重的税收则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以前的老百姓啊,常常被各种苛捐杂税压得苦不堪言。一旦遇到天灾人祸,那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有的人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放弃田地四处逃亡;有的人则实在忍无可忍,干脆就揭竿而起了。
然而,清歌女王上位后,她先是分田地给农民,防止土地被兼并;然后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比如推广超级杂交稻等。这些政策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农民们干涸的心田。虽然这么多年来,农民们一直被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他们的心里还是害怕啊!害怕这些政策哪天又变了样,自己又会重新陷入苦难的境地。
小主,
“农业税”这三个字,简直就是农民们的噩梦啊!它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但是现在,清歌女王一纸诏书下来,宣布三年内要彻底免除农业税!这简直就像是拔掉了压在他们身上的大山一样,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
这一消息如同一股春风,吹遍了大炎国的每一个角落。老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欢呼雀跃,庆祝这个来之不易的胜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清歌女王的功劳,是她用智慧和勇气为他们争取来了这个美好的未来。
在未来的日子里,清歌女王将继续带领着她的人民走向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她将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这个世界书写下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而老百姓们也将永远铭记她的恩情,将她视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灯塔和指引。
在大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阳光温柔地洒落在每一寸角落,春风轻拂,带着泥土与新芽的芬芳,预示着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喜悦,这份喜悦,源自一位非凡的君主——李清歌,那位万民敬仰的女王陛下。她的名字,如同春风一般,吹进了每个人的心田,温暖而充满力量。
李清歌,这位大炎的开国君主,她的形象在民间被赋予了无数美好的想象。虽然大多数人未曾亲眼见过她的真容,但传说中,她拥有一双睿智而温柔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疾苦;她的嘴角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那是一种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也是对子民无尽的关爱。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与亲切感,仿佛她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君王,更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按照古时候的规矩,庙号是对一位君主一生功绩的最高赞誉。清歌,作为大炎的开国之君,她的庙号自然应当是“太祖”。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对大炎子孙后代的一种鞭策,提醒他们要时刻铭记祖宗的规矩,那是国家的根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动摇的基石。在李清歌的治理下,大炎的每一寸土地都沐浴在和平与繁荣之中,她的智慧与勇气,成为了后世无数帝王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