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本身的内容可以是“不优雅”的,可以如《农神食子》一般,充满了阴暗和暴虐,可以如《星空》一般奇幻瑰丽,也可以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样,笔墨间布满对底层大众的同情和对那些所谓的“优雅”贵族的控诉。
关键是能够战胜时间。
让每一个时代的后人回顾的时候,都能感受到画家落笔那一刻,心中悸动。
历久而弥新。
对于参观画展的观众来说,他们和一场画展的缘分,仅仅只有他们在展馆里的短短两三个小时,顶多顶多大半天的时间。
对于艺术展的评委和很多组委会的成员们来说,他们的工作也仅仅只限于为作品排一个一二三四,说明一下自己的推荐理由。
投完票。
他们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
甚至对于参展的艺术家们来说,得奖或者没得奖,也无非就是这两种结果。
无论是登上舞台的中央,在聚光灯闪烁中,接过组委会金光熠熠的奖杯,还是带着满肚子的埋怨与遗憾离开。
展会闭幕的一瞬间,一切便都宣告终结。
唯有策展人,看待美术展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
每一幅作品都是独立的个体。
展览上的数百幅作品,自它们被创作出来,再到被销毁、被收藏,被摆入博物馆的展馆或者私人收藏间的一生之中。
大多数时候,每当人们提起它们,都是在讨论着单独的一张作品,谈论着这张画的审美,谈论着这张画的艺术理念。
唯独那么短短的一两周的时间。
这数百张作品是以一个凝结的整体存在的,它们像是被树胶所覆盖的虫珀,一罐装满瑰丽昆虫的捕蝇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只虫珀、这罐捕蝇瓶便是艺术双年展,也是一位策展人所拥有的全部。
很多双年展。
尽管是最顶级的双年展,虽然大师云集。
可展览一落幕,琥珀就裂了,捕蝇瓶就碎了。
小虫漫天飞走,像是夏日里的萤火消失在了日出的黎明之中。
没有人再记得这一次展览。
也有些展览会以永远的凝固住空间,成为了美术史上一枚夺目的宝石。
它们被时间打磨的越久,便越是光滑璀璨。
比如1898年让罗丹名震江湖的巴黎沙龙展。1948年毕加索亲临现场,规模空前的威尼斯双年展。以及1978年的“从自然到艺术,从艺术到自然”第三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
学界对这些展览津津乐道,似乎话题多到永远也讨论不完。
展览只开了两周。
相关的研究论文则写了五十年。
年轻的学者和他们的父辈都在为他们爷爷辈的画展写着分析文章,并且他们的下一代人也许同样会对这样的行为乐此不疲。
一场普通的双年展,它的时间属性很短。
只有一个星期。
甚至只有观众从展厅门前走进,再到从出口离开的短短两个小时。
而一场经典的双年展,它存在的时间很短,生命力却很长。
也许是二十年,也许是一个世纪。
想要塑造出这样的双年展,除了瞬间吸引视线的一眼惊艳以外,必须要经受的住历史投来的审视目光。
策展人没法想象三十年后的人的艺术审美。
他们能做到的就是,把作品摆在身边,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
工作的时候看、休息的时候看、喝咖啡的时候看、打电话的时候看、站在作品面前看,散着步看……去尽可能的用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目光,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作品的共鸣,却探寻作品和不同类型的观众群体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你对一幅作品已经很熟悉了,却还看不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