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画家,尤其是老年画家,都会选择宗教信仰来获得精神上的平静。
有句话说,在惶惶不可终日的战壕里没有无神论者,对于精神世界总是大起大落的艺术家们,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艺术》一书中写道——艺术和宗教是人们摆脱现实环境达到迷狂境界的两个途径。审美的狂喜和宗教的狂热是联合在一起的两个派别。艺术与宗教都是达到同一类心理状态的手段。
美术这行容易出疯子,要是精神不够顽强,很容易性格变得孤僻怪异。
在画画的过程中突然抱头痛哭,或者破口大骂都是常有的事情。
每个在艺术道路上艰难求进的画家都经历过差不多的遭遇——
画的要不然评论家不满意,要不然自己不满意。
自己满意了艺术评论家不满意、评论家满意了自己不满意。
终于碰上了自己满意,评论家也满意了,结果市场不满意。
除了艺术本身之外,这些都是让艺术家失眠辗转反侧脱发上火的重要原因。
尤其对于还在奋斗期的小画家来说就更是如此。
其实到了曹老这个年纪和地位,已经没有外人能对于他指手画脚了,唯一能让他感到烦躁不满意的只有自己。
十七号壁画就是让他心情比较糟糕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百年过去了,古代画家和现代画家使用的颜料的不同,配置方式不同。
更不用说,还有各种各样岁月流逝造成的侵蚀风化痕迹。
就算是用最现代的计算机扫描分析,在调配颜料过程中也很难避免细微的色差变化。
这种时候还是靠着人的经验更加有用。
然而,曹老的技术再怎么高超,也无法完全还原数百年前古代画师的技术,尤其是颜料的搭配。
只能接近,只能无限的相似,却无法到一样的程度。
无论是色彩的明暗变化还是颜料的质感,其实都很难比的上那些父子有秘方代代相传的古代画师。
曹老在开始项目前的准备期,通过研究扫描照片和几次实地考察,也预料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他事先早早的根据照片画好了底稿和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案。
但是,在壁画修复项目真的开始之后,还是和他的预想有些出入。
虽然这种色阶差距,已经快到了除非肉眼近距离一丝一丝的观察便难以发觉的地步。
可是对于曹老来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他要是只追求大差不差,根本就没有必要主持这个项目。
这就让小老头有些烦躁,早早的提出下午要来礼佛。
“希望菩萨能带给自己好运。”曹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