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蛮九策是苏靖平掏出来的,但并不是苏靖平开创的。
他只是拾人牙慧罢了,或者说抄袭狗......
治蛮九策的原创者是:李长风、苏云和陈德。
设立都护府加强对蛮庭的统治和监督,安排大量中原官员治理蛮庭,促进中原和草原的文化交流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商!
经济交流才是最重要的交流,在经济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文化政治等等各因素会不断发生碰撞,从而实现文化大融合民族大融合。
没有经济推动,单纯的文化交流走不长远。
经济交流也不能瞎交流,蛮庭能拿出来的无非是牛羊,中原能拿出来的东西可太多了。
长时间下去,那不是交易,那叫扶贫。
所以,在经济交流里,中原必须处于主导地位,而且必须有得赚。
单纯扶贫,扶着扶着蛮庭又站起来了......
为此,陈德特意掏出了一件神器——毛衣毛裤!
毛衣毛裤可以御寒,这一点对于所有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
而制作毛衣的原料自然就是羊毛,蛮庭的羊毛。
中原以低价收购对蛮庭无用的羊毛,制作毛衣毛裤后再以高价卖给蛮庭和其他附属国。
收割大量财富的同时,将附属国彻底变成大秦的模样。
当初,阿美莉卡一架波音飞机能换种花家几年的粮食,这一次陈德用的就是这一招。
羊毛变毛衣的技术垄断在大秦官方手里,短时间内不会公布,任何人想要毛衣就得花钱买。
既能让百姓御寒造福于民,又能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加强统治。
一举多得!
蛮庭也不会再出现什么大部落这种类似于门阀的组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蛮庭的百姓也是一样的。
跟中原进行贸易,可以让自己吃得饱睡得暖,谁敢阻挡人们过上这种生活,谁就是人们的对立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部落这种东西会形成类似于垄断的局面,顷刻间就会被人民的汪洋大海给淹没。
至于大型商贾演化财阀的情况,短时间内出现的可能性很小。
没有兵力和政策的支持,财阀和门阀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毛衣虽然是必需品却不是消耗品。
一家三口需要三件毛衣,这三件毛衣能穿很多年,简朴一点的甚至可以穿一辈子......
并且技术掌握在大秦官方手中,商人无非就是从中倒卖赚取差价。
想要靠这个发家致富可以,变成财阀难度跟造反差不了太多......
......
制作毛衣需要毛线和织毛衣。
现实不是小说,作为一个普通社畜,陈德没有一个能帮上忙的系统,很多小说里的事情他是做不到的。
别人穿越制作各种现代物品来提升实力,但那毕竟是小说。
陈德是真不会......
有几个正常人会制肥皂、制碱、烧玻璃等等......
可能有人能掌握其中一项技能,但没人能掌握全部技能。
凑巧的是,陈德一样都不会,他连穿古神器红薯都分辨不出来......
陈德只知道可以用羊毛编织毛线,但具体实施的操作他并不会。
不会不要紧,永远不要小看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陈德不会操作,但是他懂基本原理。
陈德只需要吩咐下去,将羊毛清洗梳理干净,然后编织成毛线团成团。
剩下的操作,人民群众会自己去发掘。
织毛衣陈德也不会,还是同样的操作,让人制作出毛线针大概编织两下,剩下的还是让大家自己去发掘。
在陈德离开京都上任西南的时候,这些技术就已经留在了京都并且开始实验。
大秦还没有拿下蛮庭的时候,实验就已经成功了。
现在,京都很多人家里都备好了毛衣毛裤。
治蛮九策一发布,蛮庭就算是彻底逃不出大秦的手掌心了。
往后,蛮庭就算真的出现什么超级赛亚人带兵打入京都,那也只能算次子夺嫡,并不能算是两国之争。
中原和草原的概念可以彻底摒弃了......
从中原统一之战开始的时候,陈德就开始给蛮庭挖一个又一个的坑,到现在,总算是彻底把坑都给填上了。
最关键的是,谁也没想到蛮神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而且义无反顾的一头扎了进去......